关灯
护眼
字体:

明月依山来(13)

作者: 沁渔 阅读记录

“脊椎侧弯?哦,对,他那形态倒是和严重的脊椎侧弯很像。我当时应该提醒一下他们去拍个片的。”

“我叫他去拍片了,找了人给看了一下片子,说可以做手术矫正。”

“小山啊,你是想……”张瑶停下了手中划拉着的笔,意识到尹山的想法。

“对,妈,我就是想帮帮他,他还那么年轻,一辈子就这样,太可惜了。”

“你这是已经安排好了?”

“是啊,我帮他找了一个脊椎侧弯手术专家。他后天就过来广州了。到时候,为方便照顾,可以住我们家的吧?”

想起在伊犁那段时间阿麦尔的尽心陪伴,本就医者仁心的张瑶虽觉得突然,还是支持儿子的善意的。

“挺好的事啊。他们一家子都很淳朴,和你爸爸又这么多年的交情,应该帮帮忙的。他们在村子里看病确实很不方便,我们能帮得上就帮吧。有什么需要我做的吗?”

“不用不用,我会搞定。谢谢老妈支持!”

晚上,张瑶下班回到家。

“哟,儿子今天的菜做得不错啊。”看到餐桌上热气腾腾的汤和菜,刚进门的张瑶顿时疲劳消散。

尹山手脚麻利,端上了最后一道菜,给张瑶装了一碗汤。

张瑶一直是家里最忙的人,以前尹想做饭比较多,尹山也常下厨,厨艺是很不错的。

“吃了一段时间的新疆菜,快忘记油焖虾的味儿了。”张瑶尝起尹山夹过来的大虾。

“小山啊,阿麦尔的事,可不是小事啊,这种手术我今天特意电话问了下专科医生,大手术,治疗过程很不容易。这个你了解过了吧?”

“我知道,会没事的,放心好了。”

“手术呢,毕竟有风险,阿麦尔又是千里迢迢过来,你还是要请医生向阿麦尔和巴特尔叔叔说清楚手术的利弊,请他们自己做好手术的决定。他们如果做出手术决定,我们尽心尽力帮他们就是。” 张瑶毕竟是医生,她知道儿子纯粹的善意下不会想得更多,但这个是个大手术,她还是要提醒。

阿麦尔第一次出远门,从来没有走出过新疆,兴奋又紧张。他提前一天到达伊宁,在阿依木家停歇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又从伊宁坐高铁去乌鲁木齐转坐飞机。

阿依木送阿麦尔到机场,办理完登机手续,看着他走进了候机厅。她知道阿麦尔这些年的不易,背上的包块好像就一座大山般沉重,现在带着希望去求医,就期盼他手术顺利,平安归家了。

晚上十点多,阿麦尔乘坐了五个多小时的飞机终于落地广州白云机场。

他身上斜挎着大大的长形旅行包,在这陌生、诺大的机场,紧紧跟着同航班其它旅客,不时看看标识牌,往到达厅走,生怕自己走错。

当两人在达到口见上面时,彼此像老朋友一样欢喜,尽管两人认识不到半个月。

“辛苦了,挺累的吧?”尹山伸手去接阿麦尔的旅行包。

“我不累呢。”阿麦尔把包往回拽住,不肯递给他,生怕给他添负担。

“路上顺利吗?”

“顺利,我第一次坐飞机,是阿依木送我去机场的,一切都很顺利。”

“哦,阿依木。”这些天,他不时想起大家一起骑马去后山的情景,想起那个骑马的灵气姑娘。

已是深夜,机场出来后的高速路上车辆很少,阿麦尔一路盯着车窗外。远处稀疏的灯光,映照出一些不清晰但在他眼里特新奇的轮廓。这个为改变命运在路上整整奔波了两天的年轻人,此时眼睛里看不出丝毫的疲惫,只有期待。

两人凌晨到家。张瑶在等他们,看到风尘仆仆的阿麦尔,做母亲的人,总是心生体恤。她亲切招呼阿麦尔坐下休息,转身去厨房给两人端来了早已准备好的宵夜。

环顾眼前的一切,阿麦尔有些恍惚,空间的猛然切换,多少会有些不适应。

看到阿麦尔有些拘束,张瑶让他放宽心:“在这不要有任何顾虑,就像我们在你家里时那样。你尽管好好看病,不要担心太多。在这里,我们就是你的家人,一切都有我们在呢。”

淳朴的阿麦尔无法表达他内心的感激。那些自卑灰暗的日子,他只不过是机械地重复着一天一天的生活,不曾想象过,有一天在这遥远、陌生的地方也有温暖他的光,给了他突破障碍的力量。

第九章 手术

周教授的门诊日,尹山按提前预约的号带阿麦尔去就诊。上班高峰期,他们坐的是地铁。

阿麦尔想象过大城市的生活。他并非向往繁华璀璨,他好奇的是大城市里生活的人,发达、便利之下,他们该是怎样的神采奕奕、自信飞扬。

走进地铁口,阿麦尔就不自在起来,习惯了踩在柔软草地上的脚,穿着阿迪娜给他买的新皮鞋,走在这硬梆梆的台阶上,发出沉闷的嗒嗒声。他生怕别人向他投来异样的眼光。实际上,无人留意他,大家步履匆匆,面无表情,只关注自己脚下的路或手上的手机。

拥挤不堪的地铁车厢里,大家埋着头,一人一个手机屏幕世界。

体育西站到了,有人挤着下,有人挤着上。

“我们往里走一点,还有几个站下。”尹山说。

混乱中避让,阿麦尔不小心碰到一旁背对着他的姑娘。姑娘转头瞪了他一眼,正准备收回去的眼神,又本能地撤回。阿麦尔满脸通红,心想她大概是看到了自己丑陋的背了吧。他跟紧尹山,走到车厢中间,逃离那眼神,把背转向另一个方向,微低着头,不再看别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