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明月依山来(15)

作者: 沁渔 阅读记录

三人虽不同年龄,不同背景,但在同一空间、同一时间经历着同样的苦,相互之间没有隔阂,很快就在彼此的诉说中了解了彼此情况,相互鼓励。

这段时间,尹山在家和医院之间两地跑。

巴特尔说等阿麦尔手术时要过来照顾。尹山知道,他走出来的话,其它不说,光是家里的放牧就是个大难题。他电话说服了巴特尔,叫他安心在家等待就好。

巴特尔和阿迪娜在家念叨,“恩人呐,恩人……”两人隔空祈祷一切顺利。

阿麦尔手术的前一天早上,周教授来查房,他鼓励阿芳下地走路。在床上躺了五天的阿芳慢慢站立了起来。这个终于挺直了腰杆的女孩喜极而泣,再次向周教授确认:“我以后真的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了吗?以后我……能生孩子吗?”

周教授笑了笑:“当然可以,养一段时间后,弯腰运动都可以。”

一旁的阿麦尔和小梦为阿芳高兴,对自己的手术也充满信心。

这些天尹山中午回家煲汤,想着小梦和阿芳餐餐外卖,出门时总是按三人份装好汤水和切好水果,带回病房一人一份。

治疗过程那么艰辛,坚强的阿芳没有掉过一滴泪。捧着尹山递过来的热汤,她眼眶发热。这么多年她一人在外受尽歧视,手术时父母都没能来看一眼,却在病房里感受到了原是陌生人的温暖。

手术的这一天终于到来。一早,张瑶和尹山一起来了医院为阿麦尔加油。

阿麦尔和小梦是同一天手术,小梦在上午,阿麦尔在下午,都是周教授主刀。

小梦手术结束被推出手术室转进病房时,阿麦尔刚好从病房被推出进手术室。周教授进行着手术接力赛。脊椎侧弯手术难度非常大,医生们常说好比在悬崖做雕刻。

手术已经进行了四个小时,尹山在手术室外有些焦急。张瑶对手术有她作为医生的认知,也知道周教授的专业能力,安抚他紧绷的情绪。

看到周教授从手术室出来时一脸的松弛,尹山松了口气。

“非常好,手术顺利。人要等麻醉过了再回病房。”周教授语气利落。

这位改变了多少人命运的“悬崖雕刻师”,赢得了大家的敬佩。

第十章 重生

阿麦尔从麻醉中醒来的,起初几秒就像在一条漆黑的隧道里,什么也看不见,只听见嗡嗡的声音。

他睁开了眼,努力辨认眼前的景象。

“这个醒了。” 旁边的监护医生告诉另外一个医生。整个麻醉监护室有好几个术后待醒来的病人。

“你还好吗?能听得到我说话吗?告诉我你的名字。”监护医生靠近阿麦尔问。

当确认阿麦尔意识恢复,指标正常,医生温和地说:“非常好。你的手术做完了,一切顺利。”

麻醉下的瞬间沉睡,身体已涅槃重生。阿麦尔知道这不是梦,他已完成一场搏击命运的手术。他的背部暂时麻木,无任何感觉,包括疼痛。他渴望麻木快点消失,等不及去感受背部的平坦。

术后最初几天,阿麦尔得一直躺着,麻药的作用逐渐消失,他开始感觉到背部的疼痛。但无论怎么痛,他都无所谓,挺直站起来的那一刻,越来越近了。

“你先侧躺垂直,然后把脚挪到地上,再用手衬住床,慢慢站起来。”术后第四天,阿麦尔试着站起来,阿芳教起他动作。这些天来,她就是这样一次次起身,越来越顺溜,已有经验。

“慢慢来。”尹山帮阿麦尔侧过身,然后扶着他的手臂,助力他坐了起来。

阿麦尔把重量慢慢加在脚上,缓缓站起。

多少人毫不在意、不值一提的挺直站立,对于阿麦尔来说,却是重生。他挺直的不仅仅是脊柱,而是他的整个世界。

“阿麦尔,手术效果很好哇,你的背部很平坦,也变高了!”看着外观明显改善的阿麦尔,尹山十分高兴。

“我想去找镜子看看。” 阿麦尔此刻步子缓慢,心里却像奔跑的马。

尹山扶他到卫生间的镜子前。

原来和高大的尹山站在一起,他不及尹山的肩部,现在对比站在一侧的尹山,已在肩部以上。肩部不平衡也没那么明显了。

阿麦尔微微侧身看向后背,那被自己嫌弃了无数次的丑陋包块已消失不见。他挺直胸膛,舒展开来。从此,他的世界,已经搁下重重的壳,不必佝偻着。

他喜极而泣,侧过面抹了一把眼泪,又转回看向镜中的尹山,眼神里是道不尽的感激。

术后第十三天,阿麦尔已经能正常走路锻炼,各项指标达到出院标准。

周教授来查房,叮嘱起出院事项,鼓励他回去后逐步增加运动,锻炼好肌肉,一个月后拍片复查。

“一个月后来这里找您复查吗?”阿麦尔面露难色。

“哦,如果路途遥远不方便,可以在你方便拍片的医院拍好片,发我线上看诊。”

“太谢谢您了。我现在这种状态可以坐飞机吗?”

“飞机暂时最好不要坐,不能太过颠簸,不能坐立太久,火车倒是可以,买那种卧铺,适时躺卧。”

一旁的尹山知道,阿麦尔是想家了。

几天前阿芳出院了,现在阿麦尔也在收拾东西出院了,小梦有一些落寞。因个体差异,她术后出院要比他晚几天。阿麦尔把这段时间在病床上看的几本书送给小梦,邀请小梦将来有机会去伊犁家里做客。

出院后第二天,阿麦尔就向尹山表达了回家的想法。

“你这手术刚做不久,颠簸劳累不行,不急这几天吧。”尹山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