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娇妾(191)
乳母连忙将元朔抱起来哄,可明思的哭声不断,他也怎么都哄不好,乳母急得额头冒汗。
孩子的哭声终于将明思唤醒,她从父亲怀里退了出来,用衣袖抹去眼泪,抽噎着接过元朔,哑着嗓子哄起了孩子。
这一幕,教平南公心酸不已。
女儿在他的心中还是个孩子,一年多不见,却已经生了个孩子,成了娘亲,这都怨他。
“我来抱抱他。”平南公伸手,姿势娴熟地接过元朔,他已有三个孩子,再不是从前那个不敢抱女儿的父亲了。
明思还担心元朔初次见外祖父会不安,但没想到元朔在外祖父怀里待了一会,居然真的不哭了,睁着一双骨碌碌的眼睛盯着平南公瞧。
明思眼角又淌下泪来,“小元朔,这是外祖父呀,外祖父抱你。”
元朔发出哼唧声,仿佛在回应,一双才哭过的大眼睛,像水洗过一样透亮。
平南公抱着这么个柔软的小家伙,钢铁似的身躯也要软成柳条,“他胆子倒大,像你小时候,这双眼睛和你如出一辙。”
因为与妻子分离,平南公见到明思的时候,她已经几个月了,比元朔还大,但她明亮的眼睛,令他无法忘怀。
“辛苦爹爹的玉团了,你有着身孕,还要为爹爹操心,让你受了这么多的苦,爹爹不配做你的父亲。”外边传明思早产凶险,平南公连日难以入睡,始终放心不下,一边是女儿,一边是大计,挣扎到几乎崩溃。
明思含泪摇头,“只要您好好的,这些都不算什么,咱们一家子团聚,什么苦都过去了。”
明思不想去质问父亲既然还活着,为什么不传信来让她安心,因为父亲不仅仅是她的父亲,还是大梁的平南公,他的身上,也背负着大梁子民的安危。
只看父亲布满伤痕的手,就知道他这一年多也不好受,而她起码在东宫锦衣玉食,她又有什么好埋怨的呢?
失去过之后才知道,只要人活着就好。
“况且您瞧我,都长肉了,您的外孙长得也好,殿下对我与孩子都好,没受什么委屈。”明思细数太子对她的好,只想宽慰父亲。
过去那些细细碎碎的磨难,就不必再提了。
平南公仔细打量明思,她眼睛通红,但气色尚好,哭了这么久,也没有羸弱之态,满头乌发富有光泽,可见是被细心照料的。
“唉,孙家那门亲,是我眼瞎,没想到他们忘恩负义,你且放心,爹爹一定为你报仇,孙家人我一个都不会放过。”
“还有你大伯父一家,只要是欺负过你的,爹爹都要讨回来。”
“不过我明日就得回西北,鞑瓦进犯,绍成年纪还轻,还是得我去一趟,待我回来,再慢慢清算。”
“爹爹又要走?”过去受过的屈辱,明思已经报了仇,并不急在一时,父亲才回来又要走,更让明思不安。
平南公单手抱着元朔,空了一只手去拍了拍明思的肩,“不必忧虑,处理完西北的事我就回来,绍成也能独当一面了,往后爹爹在京城陪你们几年。”
明思知道西北鞑瓦来势汹汹,父亲有父亲的责任,她没办法阻拦,只得忍痛颔首,“您一定要注意身子,听殿下说,您在南疆中了数箭,伤可好全了?”
平南公嗓音洪亮,一看就没什么大事,“我身子强健,伤愈合得快,是南邕王救了我,此次也是他与我一同入京,不过他去寻宁国公主了。”
“竟然是南邕王,我一定备份厚礼感谢。”明思心中百感交集,最初她还怀疑过宁国公主入京会对父亲落井下石,却没想到宁国公主带来了家书,大王子对弟妹颇为照拂,连父亲也是南邕王救下的。
这下,明家当真欠南邕王良多。
“爹爹也要谢玉团儿,南邕王施以援手是看在宁国公主的份上,你入了宫,得太子看重,宁国公主特意写信给南邕王照拂于我。”
平南公叹了口气,语气满是无奈,“当初,
太子向我求娶过你,可我不想你入宫与旁人共侍一夫,便婉拒了太子,谁知阴差阳错,你还是入了东宫,早知如此,我何必拒绝,也不至于让你白白受苦。”
毕竟当初太子许的是太子妃之位,而明思入宫却只是承徽,能有今日,都是她聪明伶俐争来的,这一路,定然受了很多苦楚。
明思从未听说过此事,怔了好一会,太子求娶,是因为西北的兵权吗?
第58章
平南公没在东宫久留,他天一亮就得去西北,还要处理一些事,见明思母子安好,他也就放心出宫去了。
冯忠见平南公离去,本想请明良娣在古拙堂歇下。
“我回风荷苑,”明思把元朔交给乳母,揉了揉哭疼的眼睛,“冯公公,太子妃还在风荷苑,你派人带走吧。”
“是,奴婢这就去备辇。”冯忠连忙下去吩咐。
明思离开古拙堂,蒋陵也跟着去,在太子重新下令之前,他的任务不变。
在风荷苑外,明思正好撞见冯忠带人押着太子妃出来。
被打晕的太子妃已经醒了,看见明思,一双眼睛瞪得死死的,若是眼神能杀人,明思已经在太子妃的眼神里死过千百次。
明思抬手示意了一下,冯忠便停了下来。
下了步辇,明思让乳母先把元朔抱进去,才把视线落在孙氏的身上。
她一身华贵的衣袍被麻绳捆得皱巴巴,发髻歪斜,珠钗随着她的挣扎而摇晃,掉了一支金簪在地上。
明思屈膝将金簪捡了起来,还是一支雕刻着凤凰的簪子,她笑了笑,命人给孙氏松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