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枝灯(224)
“如此,不知其固怎么想的,”高江从一开始便在拉近乎,没有以官职称呼,惹得陈知县频频注目,陈知县这是第二次见路上的大长官,竟不知这长官如此好相与,眼珠子碌碌乱转时又听高江道:“本官那犬子,若是有你这般出息,本官也定不舍得让他明珠蒙尘呢,听闻,最近西线战况不错,其固真是国之栋梁,果真是虎父无犬子啊。”
云鹤对他这不知往何攀扯的话提起了警备心。
话音刚落,李旸便接了话,附和说:“其固乃入砥柱之中流,令吾等有所侍而不恐。”
这话一出,云鹤心中一沉,这两人一唱一和,表上吹捧,暗下定达成了某种共识,不过云鹤松了一口气,这李兵侍回京畿也好。
他不免想起,这李旸是萧相荐举而来,也明白了为何萧相如何会举荐这样一个人来!
他唯一不明了的是自家竟对这兵侍前来没有一点多余的反应,还是说,这兵侍在朝廷之间的形象不符其实。或者他们都被他在庙堂之中的表现给蒙蔽了,还得是萧相,“慧眼”识珠啊。
起风了,窗棂被风吹开一扇,窜进来的风将主案上的书卷翻开,陈知县连忙站起身来,去将窗关上,将文书些压好后,见高江走过来,“陈知县,借纸笔一用。”
陈知县哪儿担待得起他这话,忙殷殷将纸笔递上,又打算唤人进来添水磨墨,刚唤,门一开,便听见外面传来一阵嘈杂脚步声,那书吏一直在门外等着,见门开,几人目光都注视着自己,不免紧张万分,只好平复了心情,对着里面懦懦道:“长官,那蔡家拒不交人,说蔡家衙内在外赈灾,还未归家,但蔡家大官人听说漕司在衙门便跟着官兵过来了,那原告,也就是桐庐县刘家村的村民一见蔡家的官人,便不顾一切冲了上去,双方便扭打了起来,”实在是控制不住局面了。
那蔡家官人哪儿是衙门得罪得起的呢,人蔡家当朝尚书,给衙门的谁记上这一笔都吃不了兜着走。
书吏一边说一边去看云鹤的脸色,因人是云鹤让他带去休息的,没看好人,现竟扭打起来,无论伤着了那边都是他的过。
书吏面如菜色,指了指自己的脸上淤青,又道:“小的实是拉不开,通判老爷您看,这都是劝架被挨的打!”
第111章
“够了,”蔡谨眉头夹紧,拧成一个“川”字,“啪”地一声将瓷杯扔到了地上,青瓷乍破摔的碎片四起,其中一块飞到了族长蔡中脚下,反应迟缓的他躲不开,被散落的茶水将脚打湿了,面上不免漏出不虞神情来,又自顾自地杵了两下拐杖,低沉地声音斥责蔡谨:“谨儿可是心情不好,怎么能如此无礼?”
“您老多虑了,小子心情好着呢,”蔡谨逗弄着手上的鹅黄色鹦鹉,拿着吃食,喂给鹦鹉,鹦鹉聪颖,吃了一点便抬起头跟着他学道:“您老多虑了,小子心情好,心情好。”
这不把人放在眼里的态度将族长气得吹胡子瞪眼的,但也无可奈何,谁叫他是来“求”人的。
虽说是求人,但他是长辈,姿态还是做足了,将青瓷杯往桌面上重重一放,“哪儿养的畜牲这么不懂礼数?”
见蔡谨不言,他将拐杖往地上一下接一下杵着,杵到蔡谨将目光从鹦鹉身上移开,他才将拐杖递给一边跟随他出
入的老汉,用枯树皮一般的手在梨木桌面上敲打,这又继续说,“先前那事先放在一边不谈了,但你堂伯都已经求到老夫这来了,你看你那边能不能去给官府通融通融,通融通融。”
上次谈话不欢而散之后,以往顺利行商的,现也处处碰壁了,当季茶叶堆积来,本又是潮湿雨季,整得发了霉,一两茶叶一两金,如何舍得?走不通道,自然知道是有人在背后一套,又去几个相熟的商贾那儿一打听,竟是官府那边在阻扰,蔡忠一口气呕进心中,一面骂这蔡谨蔡成一族,一面骂官员不与自己行方便,打听来打听去,竟是知州叶初下令阻扰的,但知州根本连他蔡家的面子一分都不会给,只好走别的官员路子,又往判厅那几个官员府上递了帖子,送了东西,可帖子东西都能顺利送进去,就在跟个无底的窟窿一般,一箱箱的银钱扔进去根本听不了个响,按常理来说根本不会这样,这两判官之前常到蔡府里走动,他只好求到族长面前来。
可族长也难办,他这么大岁数了,只能倚靠的便是自己这身份,可上次谈话间,蔡谨的意思便隐约透露出来,是若继续而为,不将钱财交出来,就不认他这个长者了,自从上次要求将钱财尽衷,亟上羡钱后,他递了两天帖子才进入蔡家,仔细一看蔡家这宅子里的物件确实变化了,以往用的是金丝楠木桌椅,现全换成黄花梨木了。
蔡谨也不答好也不答不好,就这样把人晾着,族长身后站的汉子抹了把脸,咽了口唾沫,又向前走一步,情真意切地道:“谨哥儿,若是其他的倒也罢了,这就雨后的茶叶,本该早处理出去了,被其他事给耽搁了,现衙门勒令人不与我们做生意了,以你看来又该怎么办呢?上次你说的要把家业等均捐给国帑,我们回去商量过了,既然已到了生死攸关时候了,是为了保我们蔡氏一族的姓命,也不是不可以,我也给你全交代了吧,现在族内就打算将这些茶叶处理了,留点傍身的钱,其余的钱在钱庄都是有定数的,若朝廷要查,只能将全部钱财都放出去。就留这一点茶叶钱给族里人员傍身都行不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