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枝灯(324)
陈王摘下风帽,冷哼了一声,“昨日除了他,陛下也就只让云家那小子在旁。”
萧倚递了一杯茶过去,陈王接过后,依旧闷闷,萧倚道:“要不,从御前都知陈读下手?”
陈王斜眼过去,“你觉得陈读会走漏风声吗?他的嘴是最严的,不严的已经去守皇陵了。”
萧倚被他噎了一下,也不反驳,只道:“殿下不用担忧,今日父亲已让手下的官员上论储奏书了,何况,除了齐王,殿下您就是嫡长,祖宗之法罢了。”
“还请殿下安心等待,等找到那谢怀的随侍,那齐王,区区废太子一个,不受陛下喜爱,定是无法翻身的。”
陈王将杯子放到小几上,冷笑道:“可能吧。”
戌时末,宫中翰林学士院依旧亮着灯。
有两个小黄门端着药汤走在去往学士院的长街上,二人压低声音说话,“昨天陛下突发病症,你可知道?”
“那么大动静,太医院的医官都去了垂拱殿偏殿,你真当我眼瞎吗?”另一个小黄门故作气不忿儿。
“不知陛下是怎么了,”小黄门也不气他话中埋怨,拿手肘去碰他,诙谐说:“听说昨日就都知与两位翰林在陛下身侧陪着,连相公大参都没留。”
“我也听说了,满朝文武都上奏想要陛下立储,不知道东宫会是哪位殿下入主呢,”小黄门望了望长街尾上的那点亮光,像是点缀在黑漆一般的长空中,他
叹息道:“会不会是齐王殿下呢?”
另一个小黄门立即朝着他:“嘘。”小黄门感觉身子紧了紧,听他小声道:
“你找死,别带上我,我还想多活两年呢。”
他瞬间噤声。
埋着头不打算在说什么了。
又走了数十步,皇城司的巡逻卫队从站在原地低眉顺眼的他们身侧经过。
两人又往前走,那个说“嘘”的小黄门左右环顾四周,见没人了,立即道:“你见过齐王殿下?”
那小黄门不爽他刚刚对自己的态度,狠狠瞪了他一眼,闻言轻哼一声,旋即自豪起来,“我当然见过。”
“我不信。”
“我六岁入宫,谁我没见过?你都不知,齐王殿下真真是一个仁者君子。”
“你还懂什么是仁者君子,”这人听他说话,“噗”地笑出了声。
那小黄门恼怒,愤愤想骂他,又忻忻闭上嘴。
另一个见他这模样,还想说些什么。
就见着三个人正立在学士院门口宫灯之后,往这边看来。
第169章
戌时末,云府。
这个时辰,遥望灯火一片,却只闻报更的梆子声,以及远远传来的狗吠,云府尚还通彻亮堂,有好几人集聚在云府客房之中。
云介下值路上碰着兄长云约,二人回自己院中换了常服结伴踏进来时就见着父亲叔父与世叔面面相觑,世叔中只有霍友来了,陈茂并不在,陈茂领命去西线的消息已传遍了整个朝野。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王至不在这里,但王涣在,他们互相见礼后,心下疑惑却没开口询问。
逐一行了礼,坐下后云约率先打破僵局,开口轻声道:“父亲你们知道吗?听说陈王私下回京了,正在萧府,这可是个好机会,明儿常朝就安排上台谏参他们一本。”
云介接话,“多事之秋,陛下一病,什么牛鬼蛇神都冒了出来,但这还真是送上门来的把柄。”
三人依旧不说话,就盯着他二人看,看得他二人心中有点发毛,云约疑惑地试探道:“父亲你们怎么不说话......”
“有麻烦找上门来了,”云密叹息一声。这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态度惹得几个小辈心中发慌,什么麻烦?
云坚见状,忙道:“也不是什么大事,你们小辈不用做过多的猜想,大郎你回去告诉世叔,不用着急,粮草人选都已解决,西线无忧,兄长勿忧。
只是现今朝野之间争储之事,我云府不能过多参与。“他话风一转,直接说起了众人都着意的事。
不能参与立储之事?父亲的决定让云介感到很不能理解,这萧家陈王送上门的把柄,直接捅到陛下面前,不信陛下竟无动于衷。
何况陛下对诸位皇子都不太亲近,皇子不到及冠时候,就会被封去外地,就连曾经的太子齐王也是,既然这陈王不是受宠的皇子,无诏回京乃是大罪,陛下自然也不会感到怜惜。就算陈王打着孝道的借口,台谏也能将此事闹大,闹大后他萧家还能全身而退?
云介挥退了上茶的小厮,嘱咐随侍云胜就守在门外寸步不离,自去将门合上,道:“父亲,先前得到的消息的陈王无诏回京,实乃大不敬之罪,还在蔡家,正是能扳倒蔡家的绝妙机会。若是由蔡家支持的陈王荣登大宝之位,恐怕我云家会撮盐入水,完全被蔡家所取代。我们还是得先发制人。”
沉不住气的小辈,但正和云密的喜欢,他就不明白弟弟的,哪儿用得着同萧家演来演去的,抓到把柄直接用不就行了。
云密刚想接话,见弟弟云坚将手上的丝扇折起来,慢悠悠看向他,他忻忻闭上嘴,听弟弟开口道:“不急,他陈王就算回京翻不起什么大浪来,唯一有招便是谋反,他敢吗?谁知道陛下这病是虚是实?只是萧党手中确实还有一些兵,但谋逆,始终名不正言不顺,陈王若是这儿。”他点了点额头,“这儿没问题,他就不会干出这种谋逆的事来,”云坚一向是个不苟言笑之人,他说出这话,有种不合时宜的风趣感,惹得霍友都低低笑了声。
云约问:“齐王殿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