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师父我可以(278)

作者: 江挽灯 阅读记录

柳钟不计前嫌,广纳贤才,又聘望族王氏、陈氏两家贵女为妃。姻亲联合,巩固势力。一路上招兵买马,势如破竹,重返故都指日可待。

大军北上,途径苏州地界,暂做修整。新帝下榻先皇南巡时曾经住过行宫,物是人非事事休。柳钟潸然泪下,左右莫不哀啼。因在苏州停留数日,一面设祭,一面商讨北伐事宜。柳章统管军需杂务,薛凛是个用人鬼才。此番征讨点将的名单早已呈了上来。

江南人才济济,可用者颇多。可仔细比较起来都没有柳章全能。当日向谢秋泓借兵、在秦党眼皮子底下掳走许思平妻儿老小、解幽州之围、事后登基,全都是柳章的计谋。他藏身幕后,运筹帷幄,把一切计划周全,然后由柳钟出面一战定乾坤。

看似举重若轻,背后皆是步步精湛推演,拿捏人心。

人人都能看到太子神兵天降,智谋双绝。这样一个伟岸的君主,才能让万民相信,他能收复失地,重返旧都。而背后真正的策划者隐去了名声。没有人他付出多少辛劳,何等殚精竭虑。柳章在大多数公开场合很少露面,尽量淡化自己的存在感。

需要笼络人心、万民崇拜的是柳钟。

柳章只需要做他背后的影子。

柳钟任他为辅政大臣,他百般推拒。他相信太子能够独当一面,认为大梁不需要什么辅政大臣。柳钟执意要给他最高的殊荣和位置,并想尽一切办法为他洗清污名。柳章本就不在意外物虚名,世人毁谤,何足挂齿。名利犹虚,后事难继。柳章厌倦了这一切。

然而他越这样,柳钟越愧疚。

如果皇叔什么都不要。低谷时期的救扶之恩,又如何报答呢?

眼看双方要为此事起争执,薛凛出来打圆场,说道:“楚王既然认为,陛下能独当一面,可自做裁定。那么陛下的心意就是圣旨。楚王连圣旨都

不接受吗?”

话说到这份上,还有什么好争论的。

柳章笔直跪下去,道:“臣谢主隆恩。”

柳钟忙把他扶起来,心里很不是滋味,道:“皇叔不必多礼。”

薛凛呈上来的北伐名单,柳章之名赫然在目。柳钟心想,皇叔在南荒吃了大亏,法力至今没有恢复,加上连日操劳,十分辛苦。若要再领兵出征,恐怕要废了半条命。柳钟心疼皇叔,想换个人,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为此犯了难。

这时,外头的人通传,说是有人投诚。

柳钟问道:“何人?”

侍卫回道:“回陛下的话,那人说他叫……杨玉文。”

第135章 血莲“想活命吗?”

长安。

太液池采了新荷,送到崇明殿,供陛下赏玩。

秦愫最喜荷花。宫里募集画师描摹新荷。调丹青,染宣纸。

大殿内错落着十几只画架,年轻画师跪坐在画架前,挽起右手袖子,手持大笔,笔尖凝聚着一点鲜红的朱砂。荷花跃然纸上,已经成形,只剩下调色这一步。画师斟酌了许久,笔尖悬而未决。风吹过宣纸卷起了一页角。

他轻微叹息,眉头微微蹙起,有些苦闷。身后忽然传来一声“怎么不画了”。女声柔缓,撩人心弦。年轻画师吃了一惊,回过头。

女陛下站在他后头,不知何时来的。

秦愫身穿一袭浅绯色桃花裙,长发挽起,斜插着一根银色大步摇。嵌着精巧的红玛瑙,与耳坠交相辉映。衬得她肤白胜雪,面若桃花。于大殿内娉婷而立,如仙瑶下凡。满殿新荷都在她面前黯然失色。

画师目光呆怔地凝视着她,误以为是荷花成了精。直到旁边响起轻咳,他才如梦初醒,跪下来行礼,道:“拜见陛下。”

慌乱间画笔掉在了地上,咔哒一声。他的心顿时提到嗓子眼。好死不死,笔尖朱砂正好砸中女陛下的裙摆。画师想捡回来,又怕僭越,袖子里藏着手指蜷缩起来。秦愫看见了,俯身捡起这只笔。女陛下并未怪罪他的失礼,还亲自为他捡笔。他受宠若惊。

听闻女陛下血洗长安,手里沾过无数条命。坊间一拨人将她视为神女下凡,一拨人将她踩到淤泥里骂作妖孽。妖孽祸国,国将不国。

画师今年十七岁,不懂朝政大事。神仙妖孽都与他无关。

他家境贫寒,靠画画贴补家用,一家子七八口都快饿死了。宫里给很多钱请他来为陛下画荷花,他没有理由拒绝。穷得上不起学堂,他长到懂得气节为何物的年纪,却没有概念,只知道饿死才是一等大事。所以他带着自己最宝贝的画笔来了。

秦愫端详着呲毛的笔头,毛都快掉光,笔身沾满五颜六色的燃料,笔杆开裂。她还是第一回见到这么破的笔,问道:“他们没有给你送新笔吗?”

画师斟酌道:“送了。新的笔毛太硬,我用不习惯。还是旧的合适。”

秦愫闻言,便将笔还给了他。画师小心翼翼双手接过,不敢抬头看她的眼睛。

秦愫目光落在他面前的画架上,道:“既然旧笔用得更加趁手,为何又不画了?”

画师道:“这朱砂不够红。”

秦愫扫过盛放丹青的瓷碟,朱砂艳丽。据说有的画师眼睛特别毒,能分辩出几百种层次不同的红。负责准备颜料和画具的内侍忙道:“这便是最红的。”

画师欲言又止,显然是不认同。

秦愫笑道:“画荷多着粉色,要那么红做什么?”

画师道:“陛下见过血色红莲吗?那是世上最美的花。我想画给陛下瞧瞧。”

秦愫道:“和血一样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