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所谓漪人(119)

作者: 元迦 阅读记录

“说完了么?”

萧绥觉得可笑,他的妻,自然是他来护的,还用着江寻舟这个外人来提醒?

正要转身,江寻舟堵住他:“她从前吃了多少苦,你该好好想想的,也该好好补偿的。现如今,我什么都不要,只要你一句承诺。若来日你做不到,辜负了她,我定将你碎尸万段。”

“不信的话,萧王爷可以试试。”

萧绥拍了拍手,深邃的眼神愈加凌厉,平静道:“这是我和她的事,江公子就不必再多操心了。”

江寻舟听他这话,便来了气,可还没说出来,就被萧绥堵了回去:“不过,若你是以家人的身份问的,我也告诉你一句话:她生我生,她死我亦死。”

江寻舟愣在那里,他没想到萧绥会以生死起誓。

萧绥说罢就要离开,江寻舟却回了神:“等等,你把这个给她,日后会对她有帮助。”

手上掐着信,萧绥戏谑看了一眼。不多久便赶回来了,等进屋的时候,便是她的笑容和蛊惑。

正寻思着,崔清漪的手在他眼前晃了晃:“萧绥,你们两个到底说什么了?”

他回神,拇指摩挲着藏在袖中的信:“没说什么。”

“没说什么?那你脸色跟霜打了一样,一会儿白一会儿红的。”

萧绥将信掏出来,递给她:“这是他给你的。”

“喂!你怎么走了?”话出,萧绥就已经离开了屋子。

崔清漪一头雾水,虽说她知道两人见面了,但这两人中间究竟说了什么,她再神通广大,也猜不透。

剩下的话堵在喉头,她不得不咽了下去。伸手无奈地将信笺拆开,上面写的是。

兄谨致书于吾妹妆次:

闻妹欲去东都,兄五内如沸。卿虽无意,然兄仍念,若蒙卿不忘一家之情,愿来日再与卿见。

吾妹身居东都樊笼,切不可掉以轻心。东都城南有一男子,姓江,单名一个源,此人为我心腹,若妹需助,可寻他办事。

兄常居金陵,幸而无恙。每临秦淮观雨,辄忆昔时与妹共泛舟,汀兰苑内海棠,如今已种下,待妹归来,海棠兴许亭亭如盖。

时值冬寒,望卿珍摄芳体,若卿肯垂怜,越明年,可携萧奴,再来金陵。

伏望

金安

兄寻舟顿首再拜[3]

看完,崔清漪的眼圈被光晕照着,有些红。

无论是对江寻舟,还是对自己,这段关系能走到这里,就是最好的结果了。

扫到“萧奴”,她忽而又笑了,心中暗道:难怪萧绥一声不吭进来又离开,原来是他猜到这信里的意思了。

刚收好,昙云就敲门进来了:“姑娘,沈姑娘来催了。”

崔清漪连忙应下:“我这就去。”

她和沈兰菱一路走,一路说,不多久,便来到了前厅。

“不日就要启程回东都,清漪在这里深谢舅舅这些日子的照拂了。”崔清漪说完,有意去看萧绥的脸色,可他依旧背对着光影,似乎不是很痛快。

沈父年纪不小,笑起来,脸上的褶皱倒是像花瓣,一层一层的,洋溢着慈爱:“清漪客气什么,都是一家人,下回来金陵,再来这住几日。”

崔清漪含笑点头:“舅舅的话,清漪记下了。”

“就是就是,嫂嫂可要常来金陵陪我玩。以后若有了小侄女或者小侄子,也别忘了告诉我们,到时候……”

察觉自己说的有些多,沈兰菱的声音便低了下去。

瞅着崔清漪的神色不太好看,又去看萧绥的背影,这两人在闹别扭?

她努了努嘴,连忙拉着沈父:“爹爹,我方才听说,外面有人找你,女儿陪你去看看。”

沈父不明所以,但还是被沈兰菱推走了。

崔清漪对沈父行完礼,在原地停了一刻。

她知道,萧绥的心里正发酸,自己若是现在去说什么,定会让他觉得自己在为江寻舟“辩解”,因此她拍了拍衣袖,转身便走了。

回屋后,她忙着和阿月昙云整东西,过了一下午,连晚饭也没吃上,这会儿倒是有些饿了。

“昙云,这里的东西交给我,你去弄些吃的,我这会子有些饿了。”她背对着屏风,跪坐在床上自顾自地整衣裳。

萧绥进来便看到她的背影,一跳一跳的,猜测她从前在云家也是这般自在洒脱。

“从外面买的,来尝尝。”

听到他的声音,崔清漪才回神,发丝缠绕在子母扣上,一抬头,她“嘶”了一声:“好痛。”

萧绥神情淡漠,走过去,轻微弯腰,去解她的头发。崔清漪没有抗拒,目光却落在他的手指上,修长冷厉,骨节分明。

原来昨晚的始作俑者,长这么诱人。

她滴溜溜地看着,萧绥很有耐心,一丝一缕,剥开又挑起,不过片刻,死结打开,两人都豁然开朗。

正欲起身,崔清漪却一把搂着他的肩膀,噘着嘴:“小侍卫的醋劲还没过呢?”

一扫而过,萧绥从上至下,看到了不该看到的白嫩,甚至还泛着粉红,他侧脸,克制住情绪:“什么醋劲?”

她将脸摆在他的面前,明媚笑着:“江寻舟啊。”

萧绥偏了偏方向,不经意间,嘴唇掠过了她的脸颊。

轰然之间,两人就这样僵持着,只残存些鼻息。

“没有。”

“真的?”

萧绥“嗯”了一声。

崔清漪放开他,身子躺在衣裳和被褥之中,笑眯眯地去望他:“那就好。既然如此,那日后我多来金陵找表哥转转。对了,表哥还把长干里的屋子全买下来了,他还说,那是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