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夫君黑化前(双重生)(145)

作者: 鱼苍苍 阅读记录

姜满安静地听着,并不感到意外。

洛璟还是动手了。

魏澄前来,而非洛长安亲自来与她商议,是洛长安已拿定了主意。

于是她问:“殿下如何打算?”

魏澄应:“殿下的意思,等。”

姜满沉默了一会儿,点头:“那便等罢。”

郑家站在皇上一边,荣辱都仰仗着皇上,自唯皇命是从,郑贵妃此时急急传来密信,无非是希望洛长安出手。

坐山观虎斗,她与洛长安并不想做那只与洛璟相互撕咬,被用来给郑家和皇上观赏的虎。

又二月,燕京果然传出皇上染疾休养,五皇子代为处置政事的消息。

自那日在王府书房见识过洛长安与姜满的争执,任大人已许久没有动作,更不敢向燕京传递消息。

毕竟,私自传信的行径被王妃点破在先,而他们这位王妃平日里看起来与人和和气气,却不想是个如此善妒易怒的性子,若再传信回去,真叫王妃逼迫着捎带上一道请奏和离的折子,指不定又要闹出多大的乱子来。

届时王妃与王爷闹过,再度讲和,一切又成了夫妻间的家务事,反倒他惹来一堆烂摊子,惹得官职不保。

其余人留意着任大人的举动,也不敢轻易有什么动作。

转眼入秋,气候转凉,与前世的时间相差不多,秋时,元陵寄来一封信件。

苏棠怀了身孕,大夫算着,约在春时临盆,届时若二人得闲,便回元陵瞧瞧,同庆小孩的满月。

与此同时,燕京又寄来了密信。

这次的信出自宋迎溯之手。

信中所言一是关乎太后,半月前,宫中忽而传出太后旧疾复发,卧床不起的消息。

消息不切实,还需得细细查证,不过,这消息如今飘在皇城里,想必不多时便会传到南安。

二是,皇上休养之余,秘密召见了几个身居要职的臣子。

郑家也有人被传召,悄声前往。

传召臣子的当夜,有两队人快马出了燕京城。

一队人走的是郑家传急信的官路,另一队人向南,往太康的方向去了。

姜满的神色渐渐凝重起来。

眼下所见,燕京已是暗流涌动,正如他们当初所想,皇上始终警惕他二人,而南安始终没有风吹草动,连些许蛛丝马迹也无,更叫他疑心丛生。

此番皇上以退为进,不仅借着洛璟送上的机会看清了洛璟的野心,叫他松懈下来,也借此得了退居于后,暗中布局的时机。

太后的病情不知如何,但这消息不胫而走,显然是想引洛长安回燕京去。

即便洛长安此时不尽信,但若太后病重,洛长安势必要回燕京探望。

皇上提早调遣郑家,太康的兵马,还有京中的守卫……他八成是在等候时机,想借洛长安回燕京之际,以此彻底剪掉他的羽翼,将他囚在燕京。

他们与皇上之间,自那最后一次相谈,已是鱼死网破了。

与洛长安一同看过信,姜满转手将信纸置在灯烛上。

火焰一跳,攀上去,信纸寸寸烧起来。

火舌险些舔舐到指尖,她略一瑟缩,松开手。

灰烬飘落在桌案上。

洛长安瞧在眼里,忙捧过她的手指轻轻吹气。

“你失神了,小满。”垂首贴了贴她的指腹,他问,“是已想好了?”

姜满顺着他的动作摩挲他的脸颊,点点头。

“总是要回去的。”她说,“洛宁,回燕京罢。”

“好。”洛长安握紧她的手,又正色,思虑着道,“待我书信一封给太康,叫薛锦玉她们留意近些时日到太康的人,若拿不到兵符,便截住他们。长命锁的玉料我已选好,雕刻了半面,我们安顿好南安的事宜,半月后便走,快马赶路,赶得及先去一趟元陵。”

毕竟此番回京,不论生死,不论成败,他们都赶不及那个孩子的满月酒了。

“不,我们不去元陵。”姜满却摇头,认真道,“你要留在南安,给秦王与沈将军去信,然后等

一道太后召你回京探病的懿旨。”

“我也不会去元陵,我要先回燕京去见一见太后娘娘,以及,替你探路。”

洛长安立时捏紧她的手。

他道:“不行。”

姜满的指骨被他捏得发痛,拍拍他的手背:“这是最好的办法。”

洛长安松下力气,却不松开手。

姜满猜到他会是这般反应,继续劝说道:“你分明也清楚的,你我身在南安,非诏不得回京,而你一旦离开,成百上千双眼睛都会盯在你身上,太轻易便能看穿你我的意图。届时他们如过去那样将罪扣在你我头上,就能轻而易举对你我或是姜家动手,我们没必要冒这样的险。”

但凭她说什么,洛长安依旧坚持:“我们不能,难道你就能冒这样的险么?”

姜满试图再劝:“我会小心,也会时时给你传信来。眼下我们等不了太久,过些时日我以回元陵探亲的名义离开南安,路上悄声……”

“你不必说了。”洛长安打断她的话,捏着她的指尖,“我不答应。”

姜满挣了下手,企图挣脱他:“比起权欲熏心的谋逆者,人们更愿意相信一个清清白白的人。你曾经的路有多难,你想还熙国一个平泰盛世,就势必要先拔除逆党取信于民,而那时,你每一步如何走来我都曾看见……”

指尖又紧了紧,继而猛然一松。

洛长安松开她的手,别开目光。

姜满的嗓音也跟着冷下来:“洛宁!”

洛长安偏过头去,不再听她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