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夫君黑化前(双重生)(79)

作者: 鱼苍苍 阅读记录

薛锦玉缓缓起身,眼中有晶莹的光亮闪烁:“是,多谢殿下。”

她得了消息,转身便要离去,洛长安却忽而唤住她。

“还有一事。”

薛锦玉顿住脚步。

洛长安道:“把你搜去的两柄短刀和我的长剑,完完整整地还回来。”

第41章

能聚起柳鸣村的百姓多年不散,薛锦玉是个爽快且守信的人。

回柳鸣村提及过洛长安所言之事,她很快带回了三人的短刀与长剑。

阮朝摸一摸刀身,又仔细瞧过刀上的坠子,理顺坠子的流苏,将短刀收回袖中。

洛长安更多留意在剑鞘,伸手抚过,又从头至尾瞧了一遍。

姜满早已收

了匕首,坐在他身旁,说:“剑鞘本就是用来护剑的,磕了碰了在所难免,你未免瞧的太仔细些。”

洛长安却抚着剑鞘,仰起头,应她:“这把不一样。”

姜满撇开目光。

坐在桌案对面的薛锦玉看着二人,满面不解。

夜渐渐深了,灯烛摇晃,驿馆寂静下来。

薛锦玉将所知尽数道出,姜满听在耳中,心中已有了八九分了然。

当年太康的那场灾荒持续许久,严行正随巡抚一同运送赈灾粮前来,赈灾粮未到时,严行正曾先一步寻到薛知州,献上珠宝玉石,欲拉拢其一同将赈灾粮换做银钱,以此谋利。

薛知州在太康为官多年,为人正直,当即拒绝。

得薛知州拒绝后,严行正并不甘心,连夜前往青俦山别苑,找到了彼时身在太康,避世多年的长公主。

长公主并不缺银钱,却不知为何满口应下此事,并与严行正一同设计,将珠宝银钱压在吃食特产下,以远亲名义送去了薛府。

事情发生的猝不及防,未等薛知州有所反应,薛府被查抄,薛家人一夕之间葬身火海,唯有薛锦玉被悄声救出,得以生还。

薛知州死后,得长公主提拔,严行上任太康知州。

严行正任知州后,唯长公主之命是从,花费大量的银钱打点上下,为平灾荒大肆驱逐灾民,不过一月便上报燕京,太康灾荒已得到妥善解决,无需天家再多费心劳神。

而自严行正来到太康,平农田,重商贸,大肆发展贸易,太康明面上一派欣欣向荣,几年之间楼宇繁华堪比燕京。

可如此舍本逐末,百姓早已苦不堪言。

结党营私,官官相护,尘烟里的声音传不到玉宇琼楼中,稍有尖锐便会被人捂住口鼻按入泥沼,连求救的声音也再难发出。

多年发展商贸的缘故,如今的太康城中不乏往来的异族人,而城中,最繁华的长街尽头便立着座金碧辉映,与周遭房屋修筑的截然不同的楼阁。

那个金迷纸醉,堆金砌玉的地方,名为别月楼。

传言别月楼的主人是一与燕京权贵交好的南越人,因其背倚燕京,别月楼才能多年屹立,而那人多数时候身在南越,太康从未有人见其露面,到如今也无人知晓其真实身份,只知每月在青俦山别苑,长公主邀人前往的宴会中,他也会前往。

别月楼常日只作饮酒玩乐之所,唯逢每月末,楼外灯盏尽灭,楼内亮如白昼,迎四方来客,亦迎四方珍宝。

每逢灯盏尽暗时,便是又将有奇珍异宝在楼中唱价买卖。

参与唱卖的大多是权贵亦或身家殷实的富人,能入这些人眼中的珍宝自然也不是俗物。

不俗之物要用天价来衬,每场唱卖中,别月楼的主人都会内定一物作此场唱卖最为珍贵之物,能猜中此物,抱得珍宝的人都会被请上别月楼的最高处,与他饮酒一盏。

也因此,许多人前来的目的并非单纯取得珍宝,而是为探究别月楼的主人究竟是何方神圣,或是希冀能通过别月楼主人,与长公主攀上关系,参与青俦山别苑的宴会。

听过薛锦玉的讲述,姜满眼睫微敛,隔了好一会儿才缓过神来。

说到底,所为唱卖也并非交易,不过是一场权贵们的游戏。

只是长公主如此频繁与异族人有所来往,在青俦山别苑的宴会恐怕大有蹊跷。

别月楼与燕京权贵的往来亦然,这场唱卖也不会是表面上这般简单。

她抬眼,却见洛长安的面色轻松,好似只在听一个茶余饭后的故事。

村落中尚有孩童需要照顾,薛锦玉来去匆匆,很快同二人告辞。

送过薛锦玉,房内再次余二人对坐,姜满捧着温热的杯盏暖手,边道:“别月楼的唱卖,我们该去瞧瞧。”

洛长安没有犹豫:“是要去瞧瞧的。”

姜满从包裹中翻了些银钱银票,掂量着:“这些够么?是不是有些少?”

洛长安如实点了点头:“是有些少。”

见姜满面露愁色,他又轻笑了一声:“放心,我备了些银钱,届时你看中什么只管带回来就是。既要跑着一趟,别月楼的主人,我们一定会见到。”

别月楼的下一场唱卖就在五日后,因打探到近日有西京的商队往来太康城中,洛长安捏了两个西京人的身份,又命周瓷去寻了两身西京人的衣裳来。

西京人喜明丽颜色,喜用金饰在面上装点,周身坠琳琅佩环,见到周瓷寻来的衣裳与饰物后,姜满想,秦地毗邻西京,大概秦让喜佩金玉坠饰的习惯就是这样来的。

换过衣裳,又以金帘掩面,姜满才走动两步,腰间的配饰撞出一片声响。

她捧起佩环,拆下几枚响声清脆的琉璃珠,这才觉耳边清净许多。

推门出去,正见洛长安自对面的房中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