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夫君黑化前(双重生)(99)

作者: 鱼苍苍 阅读记录

姜满垂下眼。

许久,她没有回答他,而是攥过他的衣袖,重新看着他的眼睛。

“我也想问你一件事。”

她很认真地问他,“如果你明知道遵循婚约走下去会历经苦痛,明知道做出这样的选择得不到圆满……洛宁,你还会想要同我一起么?”

洛长安下意识点头,迟一步意识到她在说什么,猛然抬眼:“你……”

姜满顺着他的衣袖抚过去,轻轻抚上他的衣襟:“你能给我一个答案么?”

洛长安眼睫微颤。

他看着覆在他心口的那只手,看着她触到他心间的起伏,久久没能应她。

两厢沉默许久,外面传来轻微的叩门声。

魏澄的声音传来:“殿下,太康传信。”

姜满收回手。

她起身,笑了声道:“殿下,等你能给我一个答案的时候,我再来回答你的问题。”

送洛长安离开后,姜满立在庭院中。

有风吹来,本挂在发顶的月被云层遮住,院落漆黑一片。

姜满轻声叹息。

她今夜的确清醒,甚至有些清醒过头了。

一墙之隔的小院里,阮朝才自后院寻了捆竹木,正要带回去给小婵做灯。

魏澄看了她一眼,递上传信:“殿下,在明正司前查抄长公主别苑的人已查清,是燕京的人。”

洛长安看过信件,面上并无意外之色,点点头:“知道了。”

来太康这一行不仅牵涉长公主在太康的势力,更牵涉过往,洛衍一定会对他有所疑心。

而他的人没有搜到长公主调遣部下的令牌,便一定会将目光移到他的身上,猜测是他带走了令牌。

假意受蔽本就只能遮掩一时,一切说尽,那些仇怨摊在众人面前时,势必会有一场血雨腥风。

洛长安轻轻合眼。

姜满的话语犹在耳畔。

如果这样走下去会历经苦痛,如果他们注定得不到圆满……

她为什么这样问他,她记得什么,又知道了什么?

洛长安抬手,轻轻揉了揉眉心。

“殿下,您怎么了?可是在为太康的事犯难?”

见洛长安少见地露出愁容,魏澄试探着问他。

洛长安眼睫微敛,难得对他发问:“魏澄,这些时日以来,你有没有觉得她……有些变化?”

魏澄愣了下:“她?殿下是说姜姑娘?殿下为何会觉得姑娘有变化?您是觉得她对您……冷淡了?”

洛长安沉默一瞬。

魏澄笑了声,换上一副深思熟虑的模样:“殿下,属下多言,姜姑娘从前时也没对您有多热络,哪儿谈得上变不变呀?”

洛长安一时无言。

为验证自己说的话,魏澄拽了下路经的阮朝:“阮朝,你说对不对?”

阮朝瞥他一眼,面色不变,点了点头。

魏澄又笑:“殿下,你瞧,阮朝也这么想。”

见洛长安的神色似有低落,魏澄忙道:“殿下,属下是说笑的。这些时日发生太多,您与姜姑娘又都受了伤,她心里八成也乱着,有心事也是正常的。”

“不过恕属下直言,您的心思重,遇事总喜欢放在心里,属下以为,若有什么要紧事,您还是该同她直言才是。”

第51章

一连两日,姜满没怎么见到洛长安的身影。

太康的证据送回了燕京,收并长公主势力的同时,燕京不得不重查被引出的宋家一事,消息送来潭州城,很快呈到了洛长安的眼前。

处理事务之余,他总被淮信侯拉去叙话,一去便是半日,几乎成日见不到人影。

他没主动来寻,姜满也不招惹他,闲时带着阮朝与小婵在城中转转,买些机巧木偶一类的小孩子家玩意儿回来,与二人一同摆弄。

她与洛长安之间的话在那天夜里已说得很清楚,她心中杂乱,本也不存在什么底气,那日的问话不止是问洛长安,也是问她自己。

如果已经预知了前路的归宿,可还要与他一同,面对那个永远也得不到圆满的结局?

姜满得不到答案。

仅仅是往复两番的梦境便已叫她精疲力竭,梦里的诀别与痛楚好似真切存在过,一遍又一遍地朝她的记忆里钻。

只是她与洛长安的院落太近,偶有路过,她总会下意识望一眼,又很快撇开目光。

没有与洛长安见面的这两日里,季望倒是来过两次。

第一次,他拿了许多潭州独有的点心来,说是想邀姜满去冬至的庙会,才说出口,魏澄忽而来寻,好一番夸赞他的剑法,软磨硬泡将人泡去比试,一整日也没再回来。

第二次是一日后,季望再次前来,手里提了两盏竹骨鱼灯。

姜满才一瞧见那两盏灯,便明白了他的意图。

冬至将近,潭州城家家户户都制竹灯,长街上亦有鱼灯游街作庆,灯盏过迹,亮如白昼。

二人同坐在案前,四目相对,仍是季望先打开话匣子。

他将其中一盏灯递给姜满,道:“明日是冬至,我提早做了鱼灯,想邀姐姐与我一同去街上走走。”

姜满正犹豫着,手中被塞了一盏灯。

她抚上弯曲的竹骨,便听外面传来脚步声,阮朝带着小婵叩门,来讨季望手里的灯盏。

小婵甜言软语,季望从未遭过这样的架势,耳根子又软,很快被她讨走了一盏鱼灯。

姜满在旁安静地瞧着,想起曾见过阮朝为小婵制好的两盏竹骨鱼灯,一眼瞧出了这接连两日以来的端倪。

她没有出言戳破,将手中的鱼灯递回去,同季望说了声“抱歉”。

季望并不在意的模样,笑着道“无妨”,同她告辞,却留下了灯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