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首辅生平二三事(123)

作者: 步云时 阅读记录

君一航见到这尊大佛的时候,非常庆幸自己没拖延,要不然,不定倒什么霉。转念又想到一个好处:首辅为女儿出面,他应付族人的时候,大可以拿来说事,晾谁也不敢有二话。

君若这边,由衷地感激魏阁老,得了空请他到一旁说话。

魏阁老也没瞒她,“是长宁长公主吩咐我的,要不然,我消息没那么灵通。”

“您和长公主都是我的贵人,回头有什么生意上的事儿,让琳琅跟我打个招呼就成。”

魏阁老也不客气,“行啊,我只会败家,不善打理产业,琳琅却得有些傍身的银钱,是该找些稳妥的财路。”

“那我就等大小姐吩咐了。”

“吩咐什么?持家赚钱的事儿,你是琳琅的小师父。”

君若笑眉笑眼的,“首辅大人夸我了呢,回头就跟三个哥哥显摆去。”

魏阁老逸出舒朗的笑,觉着这孩子跟长女有的一比,实在招人喜欢。

君一航冷眼瞧着,心里说不清是什么滋味。

不用问,首辅与女儿早已相识,相处时一如情分亲厚的长辈和晚辈。

他要是早知道这一节,早把曹氏休弃给女儿一个交待了。

悔之晚矣。

分产业的事,以前早就划分清楚了,不需再核实账目,由此,当日便无波澜地办妥诸事。

父女两个作别时,君一航心里很不好受,低声道:“以前,是爹爹对不住你,把没用的东西看得太重了。往后要好好儿的,沈小侯我没见过,便不提了,顾公子、李公子真是打心底心疼你,你可千万别跟他们耍性子。”

“我记下了。”君若和声道,“日后遇到棘手的事,还是可以找我,毕竟我们不是仇人。”语毕,把君夫人的口供和自请下堂的文书交给他。

“爹爹谢谢你。”君一航语声有些哽咽。他付出的的确不多,眼前人却是他最看重的孩子,一朝各走各路,心里真是空了一块。

君若请他上座,毕恭毕敬地跪倒,磕了三个头,“您珍重。”随即起身,翩然离开。

君一航落了几滴泪。

翌日,君夫人和曹禄送到他的住处,他当即带上二人回江南。谁也说不准时疫什么时候过去,还是远远地避开为妙。

最要紧的是,他给族人交代、休妻的事,都要到那边才能料理。

是的,要休妻。

到了这地步,他要是还留着曹氏,真就是瞎了心了。

-

郭如海相关的记录,顾月霖熟记于心,有事没事就琢磨。

最终,他决定见一见那位老者。

等到郭如海不需当值,回宫外住处的日子,他寻机潜入那所宅邸。

这是不能被外人探知的事。

郭如海六十多岁,身量不高,微微有些发福,面容很和善。

他回家的日子,向来是直奔书房,处理庶务,了解一下宫外同行的动向。

这日,他心绪有些烦乱。准确地说,从沈星予手里见到那枚玉坠起,他就很不安。

夜已深沉,整所宅院陷入沉睡。

郭如海坐在灯下,漫不经心地翻着手里的书册。忽然,他听到有人轻咳一声,下意识*地望向门口。

着玄色深衣的少年郎从容自若地进门来,容颜似经过妙手雕篆的白玉,气质如清风皓月。

这样出色的少年,郭如海在很多年前见过一位,没想到过了多年,又有了这等运气。

“冒昧前来,得罪了。”顾月霖拱手行礼。

郭如海又仔细地打量一阵,抬手请他落座,“我这儿几乎没有门槛可言,公子大可堂堂正正进门来,不知为何多此一举?”

“我要说是为您着想,您肯定不信。”顾月霖出示玉坠给他看,“关于这物件儿,我有话要对您说。”

“你是沈小侯爷的朋友?”

“正是,晚辈顾月霖,此物是生母留给我的。”顾月霖目光诚挚,“要说的话着实不少,却不知您是否得空。”

郭如海亲自给他倒了一杯茶,又道:“容我吩咐仆人两句。”

“您请。”

郭如海起身到了门边,扬声唤来一名在外面值夜的仆人,“到院门口守着,有事无事都不要来扰我。”

仆人领命而去。

顾月霖见状,心里更踏实了。

郭如海转回来,喝了口茶,道:“公子想说什么都可以,老朽很愿意聆听。”

顾月霖此行的目的,不过是开诚布公,将身世相关一切、近来遭遇如实相告。

郭如海也如长宁一般,有人情债要还,这是一定的。但顾月霖不相信,他会心甘情愿被人利用,甚至助纣为虐。

对这种人,打动的方式便是什么方式都不用,坦诚相待即可。

郭如海听到林珂生前的遭遇,听到与魏家有牵扯的换子之事,听到了二十一名亡命徒试图夜袭竹园谋财害命的事,更听到了他明明见过另外半个玉坠却不动声色撒谎的事。

他稳如泰山的面色渐渐有了细微的变化。

顾月霖并非没有别的选择。

宫里消息最灵通,关乎首辅魏运桥的事,人们一向津津乐道,只要不傻,便都猜得出,首辅对顾月霖不同寻常,有意提携。

顾月霖若是决意撬开他的嘴,大可恳求魏阁老相助,便能将竹园遇袭之事闹到皇帝面前,细说由来。

皇帝因为最看重的长宁牵扯其中,不想查出个究竟也得查。

长宁自然不会受丝毫影响,但将他郭如海拎出来查问玉坠一事是不可避免。

但是顾月霖放弃了那样的手段,应该是不想亲友卷入是非,也不想绕着弯儿地逼迫他。

上一篇: 所有人都在劝我离婚 下一篇: 装聋作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