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辅生平二三事(189)
顾月霖讶然,这是他从没想到的事,更觉得不可能,认为皇帝因为不甘混淆了记忆,“微臣不知,委实不曾料到。应对皇上的话,自来是随心随境。”
皇帝一时嘴角翕翕,心说你这末尾的随心随境,也是蒋昭说过的话,只不过,是在他离开朝堂之际。
那厮舍弃官员眼中的荣华之巅,飒然抛下关乎名利的一切,皈依道家之际,跟他说,臣要随心随境。
他气得跳脚,说翻遍史书,也无你这般的首辅。
那厮却淡然而笑,说万事皆是从无到有,从一到无数。
不恨那厮,真的不恨,但是想到他与自己直面相对的每时每刻,都要气得不轻。
那厮不是妖孽,谁是?
皇帝闭了闭眼,旋即逸出舒朗明澈的笑。
蒋昭不屑于叫谁模仿自己,顾月霖更不屑于模仿任何人,如有相似甚至一致的行径,那只能是苍天给他的恩赐——他遇到了年岁相差很大但心性一致的两个人,第一个,他是到死也不会甘心地痛失了;这第二个,他无论如何也要抓住,这个要是再跑掉,他会生出的心思,怕是恨不得上吊。
顾月霖不免在心里埋怨魏阁老:打交道那么多年,首辅大人都不知道今上神神叨叨的?不可能不知道,知道干嘛不提醒一句呢?神叨叨可比说话没溜儿严重得多。
第110章 终归是知晓了
皇帝知道自己失态了,倒也不在意。他又不是爱端架子的帝王,尤其不愿与赏识的人摆谱,谁越早知道他这脾性越是好。
落下一子,皇帝问:“平日喜欢吃哪种点心?”
话题怎么左一榔头右一棒子的?顾月霖困惑着,照实回道:“微臣不喜点心,寻常手边有杯茶即可打发时间。”
皇帝笑呵呵,“那么,喜欢什么茶?”
他老人家执意扯闲篇儿,顾月霖也就继续照实跟他扯下去:“不拘什么茶。微臣有奇遇之前,家境寻常,喝不下口的也只有高碎,其他品相的,沏得稍浓些即可。”
“听得出,这是大实话。”皇帝欣赏地一笑,转头唤刘全,“赏赐的单子多加些茶,私库里有的都分给月霖一些,上好的更要多分一些。”见少年要起身谢恩,及时制止,“给你什么就拿着,都是你应得的,私下里相对无君臣,更无需那些繁文缛节。”
“多谢皇上。”
刘全笑眯眯地安排下去。
“听运桥说,你种过棉,且收成不错?”
顾月霖笼统地说:“试种过一二百亩,收成的确不错,进项也不小。”
“好事,好事啊。”皇帝笑容清朗,“此次赏赐之中,有朕为你选的两个庄子,都在京郊,加起来也就两千多亩,不大,你先试着打理,要是收成不错,朕再把外地那些像样的拨给你。”
顾月霖默了一下。
“也就两千多亩”,要他“先试着打理”……皇帝一定不知道,这种话对于寻常人来讲有多欠抽。
可谁叫人家是自幼金尊玉贵的人呢?
“微臣只是随着长公主出外办差,并无建树,皇上无需赏赐。”顾月霖回道。
“得了,长宁跟朕手足情深,相互坦诚以待,很多事朕心里有数。父母赐亦不可辞,何况朕赏你的?”皇帝瞧着越来越复杂的棋局,心情更好,边琢磨着下一步,边问,“君大小姐是你义妹,此番虽然未能赶赴前方,所作所为却不少于你们几个,可知她最喜欢什么?”
洛儿最喜欢什么?最喜欢的是三个哥哥都在身边,有意无意地照顾着宠着她罢了,其他的,她哪里有短缺的?稍稍夸大其词一点,人家就是富可敌国的人物,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得不到的。
于是,他诚挚地说:“微臣的义妹重情义,不拘泥于繁文缛节,只想过得逍遥惬意,若说她有什么心愿,不过是自己做主婚事,不因那类是非平添烦扰。”
“你的意思朕明白,稍后给她一道免却是非的特旨便是了,自然,寻常女孩子喜欢的,朕都会给她一些。”
刚折回来的刘全,又被打发去拟旨、选女子喜爱的赏赐之物。
顾月霖心里失笑,这次却是真的愿意从善如流。宝贝妹妹的确需要皇帝给些助力,要不然,被不成体统的皇族中人看中怕是早晚的事,没一道特旨,应对起来总要耗费些心力,那种事,能免则免吧。
之后,棋局几乎形成战局,皇帝凝神对待,顾月霖更不会轻慢,两人便有好一段时间没交谈。
最终,皇帝拈着的棋子徐徐落下,喟叹一声:“朕的状元郎,棋艺精绝至此,实乃幸事。”稍稍一顿,“朕输了,这却是数年来走得最舒心的一局。”
这会儿的顾月霖,只怪自己初见长公主时手欠,当时真该把棋走得乱七八糟,也就不会有皇帝早早知晓他棋艺不错的事。
现在好了,皇帝输了都这么高兴,往后只要他不作死,没事找他下棋是必然。
有那个工夫,他陪陪自家傻儿子不好么?
此时的随风,这会儿一定正在宫门外的马车上郁闷呢。
皇帝下棋,图的是消磨时间,但要尽兴,今日已经尽兴,也就不再让彼此再费脑子,何况已时近黄昏,便吩咐刘全:“备些清爽可口的菜肴,朕要与月霖喝几杯。”
刘全称是,不打波澜地报出诸多菜肴,征得皇帝首肯后,乐呵呵地出门,亲自到御膳房传话。
顾月霖念及自己跟亲爹保证过不再饮酒的话,暗暗苦笑。但这也是没法子的事儿,彼时他没想到皇帝这般看重,也就没想到最先用心应承的居然是这一位,而应承这一位,寻常还不是人家说什么他就得照办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