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南北差异(99)

作者: 羲和安 阅读记录

当真平等吗?

无可否认她从颜洛君处获得了许多她此前从未预想过的东西,无论是实体的非实体的,总之如果不是颜洛君她甚至没有机会站在这里——浴缸很大,颜洛君问她要不要一起泡,其实她玩起眼睛微笑,傅瑞文就知道她想做什么。

傅瑞文有点累,转到另一个浴室去冲了个澡,将身上黏腻的汗洗掉。她不知道颜洛君究竟是为什么会想在……好在江市天气一向喜怒无常,今天天气转暖,露台上不是很冷,远没有到吹这么点风便要受凉的程度,更何况最后还是进了室内。

这么美好的夜晚再讲别的有些扫兴,该做的也都做过了,于是颜洛君披着浴袍出来,房间里的温度正合适,她上床将自己埋在被子里,和傅瑞文讲她这半年的所有开心事和不开心事。

其实早就讲过了呀,她每天都有和傅瑞文分享的,她今天偶然做出了味道超棒的油焖大虾;下午去了一个同学的party,现场很吵,但其实点心都不合她胃口;她和社团里的同学去徒步,在山顶俯瞰满目绿色。

她讲给傅瑞文听,就好像这些事发生时傅瑞文也在场。但傅瑞文终究还是离它们太遥远,颜洛君当然可以将她捆在自己身边——她所提供的情绪价值绝对大于傅瑞文所得的工资,但这真的是能用以比较的东西吗?需要找到一个双方都无异议的尺度,这本就是伪命题。

很多年了,傅瑞文不是一个对时间感知很敏锐的人,更何况人年岁渐长,对时间的概念大多是越来越快的。失去了上学时对一周五天分别上什么课的感知和对寒暑假的期望,剩下的只有冗长的大小周、三班倒和屈指可数的年假,她很少再去回忆曾经的一切,就好像所有的现在都是顺其自然的,那些悲痛或欢快的经历,本就不应存在。

七年回忆起来也就一瞬间而已。傅瑞文中途又被家里找过几次,无非是弟弟上初中、上高中、考大学、结婚,这么几件事,却好像将人的一生都困在其中。她其实觉得自己没什么好偿还的,就算有应当也还清了。只有给钱才能息事宁人,那么就给吧,她只是失算,没想到到后来家里会要得越来越多。

但她的愿望难道很难满足吗?平静的、不被打扰的生活,听起来像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这种东西颜洛君甚至从出生就有,她甚至有更多,所以她才不以为它们弥足珍贵,将一切视作理所应当。

傅瑞文大学毕业后再也没回过家,颜洛君让她在江市挑了新的房子,房产证原本想改成她们二人的名字,不知为什么一直被别的事情拖着,到最后也没有加上,房子仍旧是颜洛君一个人的。

傅瑞文想要抓住些什么,努力抓住一点仅属于她的东西,却发现她的生活早已被旁人填满。前十九年来自家庭,十九年之后出自颜洛君。

她真的已经疲惫到极点,对手机里躺着的未读消息和未接来电也无能为力。她茫然觉得自己好像是犯过一些错,或许从最开始就不该妥协?——否则只会拖成现在的样子,那么以后呢?更远的以后,她还要瞒着颜洛君和原生家庭纠缠一辈子吗?

但如果最初不妥协,事情又会发展成什么样呢?谁也说不清。既往之事不可谏,来者也未必可追,颜洛君大抵不会有这样的烦恼吧?其实颜洛君真的很尊重她的选择了,从未过问这些事,她相信自己,傅瑞文知道,在她的意想里自己应当在七年前就已经彻底解决了这桩事。

真是……奇怪的交付。

厨房的碗泡得差不多,傅瑞文戴上家务手套,挤了洗洁精在抹布上。很快洗好擦干放回柜子里,颜洛君摘下围裙出来,颜洛君工作间的门又关着。她最近很忙,傅瑞文知道。

她的忙是一阵一阵的,有时候彻夜不眠赶工,也有时候一连好几天都和朋友玩在外面,照她的说法是采风。她不是没想过带傅瑞文,而是傅瑞文实在请不出假。

年假总共就那么几天,再怎么也抠不出半天多的,她缺的时间总得有人来替,替完她还得还回去。这么说起来,她们上一次远行,真的已经过去很久很久,久到傅瑞文已经不记得具体时间和心情。

她应该是高兴的,本来也应当是这样的。

——如果颜洛君没有拉着她去领证的话。

她在犹豫、害怕,她没有准备好,她根本就毫无准备。但那一刻她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她分明已经做好了万全的铺垫——她和家里出柜了,谩骂忍过了,钱打过了,长久的不堪与绝望,似乎都过去了。

她需要开启新的生活的契机。

但不该是站在一个语言文字完全陌生的国度。

风是陌生的,海是陌生的,就连身边的人,也好像是陌生的。

第86章 那是个荒诞的心灵鸡汤。

颜洛君用铅笔横向划过一整张稿纸,然后将它塞到一旁的废纸篓里,过了一会儿又将它抽出来,露出了最底层的第一版。

一件作品的制作最难的往往是第一步,设计有了雏形才会有找材料、具体制作方面的问题。她记得自己不久前有下单过一批材料——有种退掉的冲动。

算了留着吧下次还能用呢,颜洛君开始从根本上考量自己是否有大的方向错误,比如应该将作品的尺寸定得大一点,带来更加震撼的视觉效果,同时增加由远至近不同观看状态的呈现……

很复杂的事情,这在她的职业生涯中并不常见,她将其归因于最近所见的东西太杂,或者也有可能因为从欧洲回来已经有一段时间,记忆正在逐渐被淡忘。总之ddl算不上那么的迫在眉睫,她将削尖的铅笔放下,准备去冰箱寻找饭后甜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