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半路爱情(31)

竹音坚持了一段时间勤劳的高三家长角色,终于吃不消。找姗姗商量说:“田大小姐,要不咱俩还是请个阿姨吧,不然,我总有一天,会煮泡面当晚饭的,我自己才逍遥了没几天呢!受不了这份苦……”

那时,她爸爸正在厨房洗碗,转头来听她的回答,她说:“可以啊,不用请太好的,能煮饭就行。哎,别花我爸钱啊,我爸钱没你多。”

“你这是什么话?给你煮饭,我花钱,怎么?你跟我姓么?”江姨挑着细眉。

“我还每周给你做家务呢,我爸还每天洗碗呢!”她一边扒拉自己的书包,一边回嘴。

“嗬!你们俩真是一家人,专坑外姓的。”她转头来瞪了元钦一眼,追着姗姗,“那这样吧,你期末,能进步三十名,雇阿姨的钱,就我付,不行的话,就算在你爸头上。”她谈条件的技术一流。

姗姗想了想,一拍桌子,“成交。”

竹音满意地点点头,她新做的指甲,不方便天天切菜煮饭的,弄坏了不值当。等姗姗去画室写作业,她走到厨房来,悄悄问元钦:“三十名,比你预想的好么?”

“好多了。”他点头认可,朝竹音脸上看着,眼神里夸她,骗小孩真有两下子!

她抬着下巴哼了哼,要走,又转回头来,在他耳边低语:“你怎么谢我?”

“怎么谢都行,随你!”他大方承诺,说话的暖气,落在她耳后,痒索索一片,顺势亲了亲她耳边。

忍辱负重同甘共苦的二婚媳妇儿,到现在也没上演。爱萍终于知道等不到了,这些人,真是活成了人精,她狠狠把烟蒂捻灭在水晶烟灰缸里,有一刻在心里想,狗男女,祝你们早分早散好不到头。

他们这对“狗男女”,过得还行。姗姗高考完,成绩还比预想的好很多,上了本科线,她就近选了厦门理工,觉得既可以住校也可以回家,很方便。

拿到通知书之后,她暑假的时间常常跟着去爸爸的学校当义工,爸爸的学生们都叫她“大学生姐姐”,她很快乐。

小秦同学放暑假,先去了一趟日本,回来后来看他妈妈。竹音带他趴在自家阳台上往楼下看。

“看什么?妈,看你男朋友么?”有一对父女正从楼下走过,他眯着近视眼,努力盯着,警觉地问。

“是啊,镶金边儿的老头儿。”她答。

“找着了啊,挺快的啊。”小秦露出兴奋的表情,用力趴上去,再看看,遗憾道:“没看清,走太快了。”

“没事儿,一会儿上来了。”

“哦哦,”小秦同学赶紧缩回头来,看了看自己身上的大 T,抹了抹前襟,“妈,我穿得太随便了吧。”

竹音觑着眼睛瞧了瞧,笃定道:“他不敢嫌弃你。”

小秦长出一口气。

他们母子从阳台门里进来的空当儿,元钦和姗姗提着菜进来了。两组人马互相见了面,客气地寒暄了几句。

竹音和元钦去厨房做菜,留两个年轻人在客厅看电视。

小秦打量着元钦的背影,向姗姗先开口:“你爸看起来还行……”

姗姗听着,瞟了他一眼,自顾自拿着遥控器坐下来:“那当然,他是你妈的男朋友。”语气有点儿不善。

“哎!你怎么开口就骂人啊,小丫头片子。”

“谁骂人了,就是你妈的!”

“谁妈的!”

“你!你妈的!你说谁小丫头片子呢?”

……

元钦站在水槽边洗梭子蟹,莫名觉得背后凉飕飕,转头隔着厨房玻璃门向外看了一眼,看住了片刻,向身旁切蒜苗的竹音疑惑道:“你看他们,两人在说什么?”

说得竹音也回头看去,“年轻人在热聊。”她断定说,接着切起菜来。

第18章 有一点爱,不多(一)

真美不喜欢老家的这个小镇,风里有股午后的菜市场味儿,让人犯恶心。但有什么办法呢,最后还是回来了,遇人不淑嘛,找谁哭去,哭也不管用,两眼一睁就得好好活着。

这海边的小镇,从前是抗倭的第一线,现在还保留着一段古老的城墙,真美小时候在城墙顶上睡过午觉,印象里,也常有几个大人在上面睡觉,三伏天光着膀子赤着脚,拿草帽盖上脸。但后来有个人睡迷了,翻身掉下去,摔死了,就再也没人在上面睡觉了。那个掉下去的人,是真美的父亲。

有人说,他是为了逃赌债,故意掉下去的,自杀;也有人说,他是喝了酒,迷迷瞪瞪掉下去的,意外。谁知道呢,反正真美家四姐妹,加上一个常年生病的妈,成了镇上最穷的人家。

不过,真美长得确实美,从小就漂亮,不仅是四姐妹里最好看的,放在全镇上也是数一数二,在当时她穿的戴的都是姐姐们剩下的情况下,也毫不逊色。具体表现在:镇上来了领导视察时,总是选她去献花。镇上新建的行政服务中心,办事大厅里还有一张她穿着校服献花的老照片,当然,是在领导合影的一角,有点儿模糊,不仔细的话看不清。

她总当配角,长得这么美,也没能当上生活的主角,夜半躺在床上,常常觉得不甘心,想想就恨,明明这世上的美人,都站在人群中央,偏她挤不进去。

这些想法是她读书时最大的困惑,搅得她一天书也没读成,高中没毕业就跟着二姐去向往的城市,过自由的生活。再没人管她涂脂抹粉、穿超短裙,她一下子光彩照人起来。每个周末,她不当班的时候,至少有三个男人要约她出去,吃饭唱歌看电影,任她挑。

上一篇:倾虹 下一篇:姻为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