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不得解脱(127)

作者: 伏生三叠 阅读记录

橙黄的灯光从玻璃上投出光亮,何亮搅动汤勺,还在热着那锅没人喝的羊汤。

顾斌穿着一件毛领大衣,站在灰白色的墙壁下,夜色渐浓,老旧的小区连路灯都坏了几个,宁西的夜和平城不一样,八点一过,这个时间这种天气已经很少能看到来往的行人,除了风声到处都静悄悄的。十四年前,他也曾站在这里,等待着一个不解的答案。现在,他已经找到答案了,可这几层楼,却再也攀不上去了。

他长叹一口气,转身迎着黑暗离去。楼顶的那扇窗户,黑漆漆地漏着一个破洞,寒风呼呼倒灌,穿堂入室。卧室里的旧木床孤独地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窗帘、风铃都被摘走,就连壁纸,都被整个剥了去,此时空荡荡的,像是一具被剜了心肺的尸体。

精心复制的牢笼,再像,也只是牢笼。

第六章 落定【2】伉俪

住在这里,是何亮精心挑选过的。

「昌塬」是宁西的一个附属县,距离宁西市中心五十多公里,生活环境、方式和宁西所差无几,但在版图上却比宁西更偏、更远。在这里,找一栋结构相似的老房子并不是什么很困难的事,灰扑扑的砖房,老旧得已经不再发光的路灯,粗糙斑驳的水泥路面,如果不是因为小区名字不同,这里简直就是周依雪在宁西的家的翻版。「宁西」,太吵闹了,有太多不相干的人和事,他不想被打扰,可他和小雪之间岌岌可危的那份链接,必须回到这片土地才能重新再扎根、发芽,长出新的枝干。「昌塬」,就是他最好的选择。

周依雪的身子已经大好,除了当初摔下山造成的脚踝骨折还未康复,其他地方的伤口都已长出了新肉。何亮给她买了一把轮椅,每天早上和晚上都会把她抱到轮椅上,然后推着她在屋里来回走动。五十平的小房子,七扭八拐地绕一圈就要耗费十分钟,周依雪也不恼,只安安静静地坐着,反正对现在的她来说,时间已经没有意义。在何亮小心翼翼调整轮椅角度的时候,她看到阳光照在鼓起的墙纸上,看到那台一模一样的老冰箱被她用圆规划出来的印痕消失不见,看到曾经为了迁就她的个头而被锯了一小截桌腿的木头餐桌又长出了脚,她都会感到无比庆幸和平静,庆幸自己还有真实的感官和意识,没有在假象中沉沦发疯,然后平静地接受命运的惩罚,这是她种下的因,也是她必食的果。

她不再排斥何亮熬的羊汤,每次都会喝得干干净净,她也不再抗拒何亮的亲密接触,任由他褪去自己身上的衣物,用冰凉的手掌给她按摩,她甚至开始倾听何亮在说什么,然后恰到好处的接下一两句话头,不再让何亮只演独角戏。她乖顺的从不提任何需求,哪怕她清楚地知道她已不再需要轮椅,完全可以站起来行走时,她仍然听话地由何亮把她抱到轮椅上,然后笨拙地在狭窄的房间里穿行。

一场沙尘暴让昌塬的秋快速退了场,日暮时分,天空放了晴,空中漂浮的黄沙像被细细筛过,在夕阳的余光中晶晶亮,好似一场金色的雨。周依雪没有想到,何亮会在这个时候带她出门。

她有多久没踏出这个房间了,她不知道也记不得,在何亮给她穿上厚厚的外套,裹上了严实的帽子和围巾,背着她走下楼之前,她曾以为,她再也不会在这栋房子以外的世界留下什么痕迹了。

黄沙在昌塬的街道上铺了浅浅一层,何亮推着轮椅缓缓走着,周依雪低头看着转动的轮毂,刚压下一段淡淡的车辙印,风一吹,很快又消失不见了。当车辙印没入更杂乱的脚印中时,周依雪终于注意到他们已经走到了昌塬最繁华的农贸市场,熟悉而杂乱的叫卖声让她一瞬间以为回到了宁西。

蔬菜摊、水果摊都在打折处理,吆喝声一浪接着一浪,何亮小心地护着周依雪不被来往的人撞到,推着她继续向最里面的畜禽区走。

“亮子来啦,还四(是)老样子?你今天可来晚了,要不是今天风大,这最后一只老乡家养的羊就都卖完咯。”

何亮把轮椅推到摊位的正中央,从笑呵呵的老板手里接过装了两斤羊肉的塑料袋。

“这四——”老板搓着手打量周依雪,“你小媳妇子?”

何亮扫了二维码把钱转过去,没有否认也没有肯定,“你家的羊肉不错,她很爱吃,腿也比以前有力气了些。”

“就四滴,多吃肉慢慢养,总能好起来。”老板称赞道,“亮子是个好老公,做你媳妇子真是有福气。”

何亮笑着点头致谢,把塑料袋放在轮椅后面的储物袋里,走到周依雪的面前,弯下腰仔细替她掖了掖围脖,又蹲下身给她绑鞋带。周围的闹轰声大了几分,何亮慢悠悠做完这些,推着周依雪离开了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