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臣要善终(70)

作者: 西飞陇山去 阅读记录

“帝师请看!”

沈厌卿看她方才有功,也不好斥她,只笑着推出去:

“去!像什么话!谁才是你的主子?”

二十二振振有词:

“我听是听陛下的,可是得请帝师先看看有没有问题呀。”

沈厌卿回头看去,见姜孚也正朝着这边微笑,只好接过来仔细端详,借着衬布把表面的灰尘轻轻蹭去。

不会有问题的。

当年杨金风呈上来的册子里,正有一只形状如此的镯子。

而从前朝宫内库房的记录来看,荣宁死前所戴的那一只,本该是一双对镯。

……

吃过晚饭的功夫,宫人来报,说那边的气放好了,要定让谁下去。

二十二难得在明面上吃了顿饭,正暗暗在桌下翘着脚高兴,一听见这便窜了起来,规规矩矩站在桌边待命。

姜孚颔首,正要点其他人同她一起,却又见帝师起身。

“臣与她一起。”

不待姜孚说话,沈厌卿又道:

“地宫存世日久,有些东西也许见一次光就损坏了,保险起见,还是臣亲眼下去见过才好。”

“那我——”

“陛下万金之躯,自然不可冒险。”

姜孚泄气。

其实他也都明白,谁也不可能放着他下去,那是胡闹。

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明日京城就要全乱了。

他知道若是老师都不能全身而退,派谁同去也没有用。但是,但是……

沈厌卿躬身一拜,随后抬手抚上左耳耳垂。

这动作做的自然,但皇帝还是看出帝师摸了个空时的愣怔。

“……您要把那坠儿托给我,叫我安心?”

“其实不必的,老师,我信得过您。”

姜孚笑的有点勉强。

只要一想起那耳坠的来历,他就好像被妒火点了起来,偏偏表面上还要装作一无所知。

有什么的呢?他想,那人已经……他才是……

可他的一切心思都没逃开帝师的眼睛。

他的老师朝他微笑,温声说道:

“事情并不都如陛下想的那样。”

“待臣回来,自会找个空闲向陛下解释。”

他们之间最好永远是如此。

永远别有互相瞒着的事情,永远让对方安心。

第33章

顺着现成的梯子下去本不算太难, 但要照顾着不能蹭脏新衣,沈厌卿的动作就拘谨了许多。

二十二倒是蹿得比兔子还快,一步跳两三个横阶, 几息之间就落了地。

沈厌卿挂在中间,还听见她在下面咣咣跺脚的声音。

“实的!帝师放心下来!”

沈厌卿心道, 若是不实, 此时也听不见她说话了。这样爱冒险的性子, 不知道是姜孚从哪个犄角旮旯挖出来的人才。

他不急不缓往下着,小心着地,被二十二勤快地搀了一把, 又接过她分来的小灯笼,弱光照亮了周围。

乐声变得更加清晰,从某个方向幽幽传来,视线透不过黑暗,看不清楚。

二十二走在他前面, 几步过去,忽然提高了灯笼,摸向石壁。

她很是惊喜地一回头,望向帝师:

“有字诶!”

“写的什么?”

“我瞧瞧……”

粉衣的暗卫转回身去,竟在墙上窸窸窣窣抠起来。

沈厌卿凑过去,看清了那是一块用蜡封上的凹槽,清出来的地方隐隐露出些刻痕,像是文字笔画。

这样黑灯瞎火的环境下, 亏得她一眼就能看出来。

“用火烤一下呢?”

二十二头也不抬, 回了一句这样快些。

她指甲上似乎装了什么尖利的附件, 刮起软蜡来速度飞快,一顿不顿。

“景……宁……唔……”

她嘟嘟囔囔念着。不过一会儿, 有字的地方就都清了出来。

刻痕里不知嵌了什么漆或是墨进去,竟呈出一种鲜亮的青蓝色。

就好像有人刚书写上去,墨还未干,在彩光映照下转身,执着笔看向他们。

“景隆朝康荣宁雪,敢谒后世君子。”

……

鹿慈英弹罢一曲,呵了呵手,捧起搁在琴案上的暖炉。

文州那一年竟下了雪,细细小小的,绒似的落在地上,也积不住,反倒闹得天气湿冷更甚。

皪山上的房屋本来有意仿作旧时隐士的竹居,搭得十分清凉透风,那时反而成了累赘。

仙人惯来会装不畏寒不惧热的仙姿,除却衣服多了几件,一点不见哆嗦。

沈参军则是北边来的,不觉得冷,但怕几乎要凝成实质的水汽,整日坐在炭火边烤着。

鹿慈英平日里弹琴的地方叫枕流居,设计奇特,引了一曲溪水入室,日夜流动不歇。

溪底的卵石都有意布置过,水声怡人,与琴声相伴而鸣。

室中有茶台,竹斗,煮茶时就随手舀水,甘甜比得上藏了几年的竹尖清露。

上一篇:道侣是废柴少宗主 下一篇:玉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