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衣半狼藉(152)

作者:山负雪 阅读记录

“沈却,我不希望你受伤,正如我离开杨吴时,只字不提一般。”

陷入虚妄念里时,不慎折下枝头花,殷素害怕他变作尘泥,落于地归于水,像她的阿耶阿娘,像幽州那座空城。

冗长却直通的思绪惊起她一身冷汗,只如在水中浸个满身。殷素忽而挣脱他怀,那双略有颤意的掌按住他双肩,“沈遇之,你听见了么?”

大道阔明的路一眼望至头,而此时她似乎终于理清去踏哪一步,殷素眼眸微涣散,喃喃道:“我该见陈平易一面,不论他如今为谁效力尽忠,我该去见他。”

陈伯如今官高又封作功臣,对唐国内政交错定然看得更深更明,而当年幽州的补兵与突袭,他远在开封,近皇帝身,也必定知晓更多密事。

见他,是最不费时费力的法子。

沈却倾身握住她手,“一娘要以何种身份去见,纵使陈平易那时未告诉李予你还活着,可如今你来了洛阳,不再是隐姓吴国,内里所牵扯早已不同,如今去见他,分明是涉险。”

“他若暗中传告李予,不待你踏出府门,便与李予相遇,一娘又当如何?”

殷素静静听着,缓抬起眼,“陈伯乃我阿耶旧友,有着过命交情,当初我不欲与陈伯相求,也是因他做了灭县举动,后又杀朱奇倒戈唐国。但汴梁该亡,朱奇亦该死,乱世军将起,皇帝头颅乃最不值钱的东西,人皆有不易,陈伯追逐安身立命之物,我也没有驳斥他的立场。凤台县险境,陈伯甚至困在开封,并未见到我,却仅看一封信,便放过姨父。”

“沈却,我信他。”

“他是我阿耶最信任,也最好的义兄。”

沈却无声凝着她。

有些惊愕,也有些了然。

陈平易与殷将军的关系在当年旁观者眼中看来,似乎并没有那么亲密,或许是同为节帅,一人坐拥一镇远隔开封,几乎算作天高皇帝远,而另一人受皇帝倚重,留守京畿。这样的两人若是明里相交太深,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但未曾想,竟会是挚友。

第73章 桂香陌(三)【VIP】

陈府门前的一对石狮上挂着彩绸,过玄黑大门而入,踏上短桥,正当头便是一四开合小亭院,仆役只领着人静候此处。

“娘子稍待。”

殷素行了个挑不出错的叉手礼,“多谢。”

因着今日一套贵女装扮,她又胡乱捏造了个身份,轻易唬得守门小厮愣愣地去传话。

约莫待了一刻,门外行来仆役领她去前堂。覆面帷帽还未取,一道阔大身形自斜木屏后绕出,随即撩袍坐下,“哪位王家的女娘——”

话将出,殷素摘下帷帽,白纱剥去,露出张完整面。

而那道本随和的视线骤似一根钉入耙中的箭,愣愕落于她身,半分不移。

或许是因这盛装下的面似旧人,也或许他已自盛妆下窥见故人。

“陈伯,您身可安好?”殷素朝前半步,尊着礼节抬臂,“凤台一封信,承蒙陈伯周旋,如今时隔半载,终能面见而拜谢。”

“你——”

好半晌,她都未听见后话,仰目,却望见陈平易面中神色复杂。

怔茫有、急措亦有。

默然快至一息,他方牵起不太熟稔的笑,叹息道:“一晃快一年了,与你父亲生死相隔,竟觉恍如昨日。说来,我亦对不起他,这么些月,未去幽州寻过,也未替他燃一柱香。在凤台望见那封信,我便知道上天还是有眼,未叫他殷家绝了后。”

提及父亲,殷素未再出声,只按住帽檐静立。没有她所想的那般亲昵,甚至那几句客套自省话里都显露出几分不自在。

或许,帮衬只是出于那时与阿耶的情谊,而如今身份不同,效忠不同,陈伯不太愿见到她,也不太愿意卷入浑水。

“快坐,莫与陈伯讲什么礼节。”

他刮起茶盖,望氲着的茶雾,又提及旁话,“茹意啊,怎么未再杨吴好好呆着,反来了唐国,莫非那地方出了什么乱子?你与沈却那小子呆在一处,可是陈伯见他几月前便来了洛阳,如今将从蜀中回来。”

“若是你与他闹得不痛苦,尽管同陈伯说!”

缓慢寻得的一丝熟稔按下殷素的难待之心,她抿唇,垂目直言:“阿耶阿娘惨死,我至今不孝,未北上收尸。当年之事,仍留诸多疑处,我来洛阳是为求个真相,杀了该死之人,好叫我去祭亡者时,让他们泉下有知,终可瞑目。”

堂中短暂静默一息,似是因这直戳心肺的话,连茶盏里的浮雾都乖顺地散了。

“有仇报怨是好事。”

陈平易缓握住杯盏,叹息连连,“但我至凤台时,听闻你还离不得素舆,如今好不容易养好身子,何苦硬闯洛阳来折腾自己?当年始作俑者已亡,若要锱铢必较地那些活着的人,从城南排到城北都数不尽,无非是叫自个人不痛快。”

上一篇: 求夫人疼我 下一篇: 为兄不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