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衣半狼藉(153)

作者:山负雪 阅读记录

“茹意啊,你如今言是替他们而活,可较之泉下瞑目,我想,你阿耶阿娘更想你好好去活。”

“殷老弟常将你悬于嘴边,他最是疼爱你,便是你的字他也要日日念叨好些遍,说是替你揽一揽福气。茹意,听陈伯一句劝,当年的事便叫它过去罢,我再去求皇帝于幽州替你阿耶阿娘敛骨立碑,你想去幽州也好,回杨吴也罢,总归莫再揽着这些仇恨事,人活一辈子闷在仇恨里,和死了,没两样。”

茹意,如意。

人这一辈子如意大半年岁,全仰仗阿耶阿娘纵着、依着。

孑然一身是何感受,孤苦伶仃又是何感受,再没有人比她更清明。

殷素鼻尖恍然一酸,撇过头去。

她抬着眼框,极快忍下红意,倔强开口:“陈伯不必相劝,我若真能想清,放弃一切,那与死了也没有什么分别。”

“今日来,非是为求您来做些什么。”殷素再度起身恭敬行礼,“我只想知晓当年幽州事发时,开封府何状,朱奇下了何敕令,如今洛阳朝中,谁人又是李予一手拔擢起,视为心腹。”

像、真的像。

那双眼像殷尧的倔,像他质问时的神情,又承颜凝华之骨,立着那儿,背着天光,像是葬身幽州的两人齐齐活了过来,凝望诘问。

陈平易张了张口,竟恍惚半晌。

该从何处说起,又该从如何说起。

“当年……幽州城千里急信至,朱奇按下半日,随后平卢军使急函来时已是第二天,幽州是堵住契丹蛮子的重要豁口,想来你也知道,幽州军是最地广地偏的属镇,纵年年抵御外敌,可落在朱奇眼中,乃肉中钉刺,他想接管幽州两镇,却未得手,自然便生了弃意。”

“此两封信压了三日后,一道敕令暗自从洛阳至青州,其上言:可伪作援兵,沿途徙民避祸。然幽州城郭,万勿抵近,伺机即收兵,佯败引退。”

“幽州城失落入晋王手,的外患,又使心忧剜去,一场大祸,就此酿成!”

陈平易抖着茶盏视上,竟因怒生咳,看,按住几沿的掌背青筋毕起,丝毫未有缓和。

“陈伯,没事过泼了半盏的瓷盏,一时闻旧事的怒气,都被此猛烈动静压下几分。

“您要万分注意着身子,我在颍州时得遇一友,是位女娘子,名唤孙若絮。她医术极佳,极善针灸,我这一身残皆拖她诊好,她正好随我一道入洛阳,若得闲,我请她来府上替您诊看一番。”

息后,反倒更猛烈些。

殷素很快搁下茶盏,手将触上案面,视线却不由被沿边那块碎布所牵住。

她忽而一顿,微微出神。

蓝布锦纹,瞧着分外眼熟。

却听陈平易断断续续抚胸开口:“是老毛病,慢慢诊治着,也算一年胜过一年,如今比从前好受多了。”

殷素应了声,可眼仍未离那布头,越望,越觉其似针包。

她认真盯着,连陈平易缓述的李予拔擢者都只听了半耳。

“……其中有些人,虽受李予恩惠,但说到底,与幽州没什么太大牵连。”

“茹意啊,人总要看开些,年轻气盛未尝是好事,洛阳不是良善地,早早离罢。”

“再非良善地,我也闯来了。”殷素作势拨袖而起,不甚拂掉那蓝布锦纹包。

轻落于地时连声都无,自然未得陈平易注意,可她“哎”了声,当着他面拾起码满银针的布袋,又赔笑着归回案几间。

殷素松手拢袖,“今日也算了却一桩旧心事,我如今身份尴尬,不便与陈伯相见,往后,必不过分叨扰。”

“欸,什么叨扰,如今你在世还剩什么亲人,我与你阿耶称兄道弟便算你半个伯父,往后若遇难事,尽管上府,陈伯替你周旋。”

陈平易扶着案起身,眼里不乏怜惜忧叹,“陈伯还是那句嘱咐话,洛阳伤心人与事扎堆地乱凑,你一女娘家,不要再困守过去,去过些平常日子罢。”

“茹意知晓。”她话虽如此,可心思早不在此上,“陈伯留步罢,不必相送。”

拢好拂面白纱,殷素步履轻快,一路穿坊过巷急意丛生。

及至旅舍翻身入窗,打头先瞧屋中有几人。

“二娘回来了?”戈柳替她关好窗,又笑言:“还以为今夜二娘不回旅舍了。”

“孙七娘呢?”

戈柳挂好帷帽,“说是屋子里闷,要出去转转,不晓得何时回来,怎么二娘寻她作甚?”

一转头,却见殷素坐在那儿,木住身,眼神空怔,甫一出声像是断魂失气,“先前在蜀中,我让你去查*孙七娘母亲的旧事,查到什么?”

戈柳直觉出了岔子,“……当初我细查过,只知晓她阿娘祖上乃是巫医一脉,曾四处游历学医,救治不少病人,后来遇上一位郎君,本都至谈婚论嫁的地步,却忽而各自断了往来,她阿娘回蜀中安顿几载,一日山间采药被前蜀王看上,自此入了宫。可想细查那男人的消息,竟怎么也探不出底,只晓得他二人相识于大梁。”

上一篇: 求夫人疼我 下一篇: 为兄不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