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衣半狼藉(155)

作者:山负雪 阅读记录

陈情陈诉?

陈情陈诉……

殷素长久默然在那儿。

一朵未□□的花朵,一片一片撕开,至里才能看见蕊心。说是剥撕伤痛,可真望见蕊心,她却不敢望了。

好像怀疑是错,原谅也是错。

殷素松了久直身的力,微微垂肩,话音变得空茫,“七娘,所以什么为真,什么为假呢?”

孙若絮眼圈红着,一字一句答:“二娘,我从未骗过你。除了隐瞒再无旁因,蜀中公主也好,陈平易的女儿也罢,总归我在世上皆不能靠这些身份安身立命,我只是孙若絮。”

两道目光交汇在一处,无人再度出声,良久,戈柳才缓和气氛,干巴巴笑着道:“既是场误会,二娘不若尝尝孙娘子买回的赔罪糕。”

“对……这糕很甜的。”孙若絮破涕为笑,匆忙替她捻起一块糕,另一只手用力抹去不争气的泪,却怎么也抹不干净。

殷素接下,没去宽慰,也没有替她拾泪,在干涩咽入喉时,殷素顿目出声:“什么时候入宫,我能见着淑妃?”

孙若絮一怔,连泪都没再流淌,她很快垂眼,按住抖动不止的指节。

“后日,后日我借祈福一事,带二娘入宫见她。”

墨色攀上天罩,各处澄亮灯火便明了,小屋沉默气氛在火烛点燃时消散些许,而开窗而望,最嘹亮处,当属沿坊直入的万重宫阙。

“淑妃。”

一道又一道门隔垂帐下,那盏灯轻晃,内侍耐着心性叫回她的魂。

钟希音松了掌回眸,方应声,“何事?”

“是陛下来了,”

钟希音眉梢微起,浮上些喜气,可细看却只如浅冰沾蕊,不。

自从巫师卜得那个女人还活着,福分了。

烛火拉长帝王的身影,他明明立在昏暗背光处,她却将那丝欲言又止望得分明。

“陛下。”钟希音起身来迎,替他褪下幞头,解下玉銙革带,无声地磋。

那双手终被抓住,顿于空。

“希音,朕错认了你。”

“莫要恼朕。”

帝王的歉声落于头顶,轻飘飘的。钟希音睫羽轻颤,不肯抬头。

“妾与她长得像么?”

“你不是她。”李予缓松力,却未松掌,他带着她朝里而行,行到熠熠烛火下,彼此都可望清那张脸,“希音,但朕忘不了她,你是慰藉,却不是替品。”

那双深情眸如今清醒、清醒得辨出她与那个女人的不同。

钟希音狼狈掩入暗光里,说不清是因非替代而喜,还是为慰藉而忧。

“希音。”叹息声又自身后响起,随即是熏着极重香料的怀抱,李予拥住她,低缓语气,“我这一生万分对不起阿姊,她若亡,我要奉一世长灯,她若活着,我得寻到她。初见你,朕确实欢喜,但后来朕知道你不是她,阿姊无可替代,但你是为朕唯一的慰藉,你与她一点也不像,脾性喜爱甚至弯弓时的唇角。”

明明知晓作为另一人踏入宫殿,明明告诫自己要敛心谨慎,可为什么,还是会行到如此地步,在最能贴近两人心时,死灰复燃。

“慰藉”像一根刺狠狠穿指,钟希音无声垂泪,暗光模糊她的一切,就像她永远都不能转过身,告诉他,她也曾入李衍商宅府大门。

“陛下若寻到她,会做什么……接入宫么?”

落在颈上的呼吸淡了些,良久,在火焰荡漾的那一息,她听见陛下说,“我得先寻到她……”

钟希音拂干面,终忍不住转身,“可陛下言,幽州那场战役害死她的家人,妾若是她,怎么会甘心困在宫里,甘心被寻到?妾不知当年旧事,也相信此事该有苦衷。”

拥住她身的帝王默然,攥紧的指节泛白,万针相刺里,他才能在忍不住痛时泄声。

“当年朕被阿娘送出晋王府,从小于乡野间长大,记忆里,朕时常要为逃命而奔走各地,作为晋王的儿子,活着便是最大的不幸。在那座孤城,阿娘弃下了我,她独自一人回去领罚,不仅是告诉父亲朕已不幸亡命,更是告诉余下十二太保。我便是……那时遇上阿姊。”

说到这,他目光一柔,“幽州四载,不堪回忆快要淡似糜烂消解的棉絮,我都快要忘了父亲阿娘,只记得义父义母,那段时日清乐得好似一生从未去过晋,唯同阿姊一齐自幽州城长大。”他喉中似哽,竟有些难言,“可幽州城还未破那日,郭成礼传信言阿娘还活着,要朕去见她。涿州岐沟关……朕本是欲放阿娘入城,却未曾想所到者为陈平易,他身后之军悉数着幽州兵服,轻易入内。至城中,朕才见到郭成礼,他告诉我,阿娘早死了,今日此局,乃阿娘遗愿,要助真登晋王位。”

上一篇: 求夫人疼我 下一篇: 为兄不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