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凤谋金台(463)

作者:牛人 阅读记录

李起年正襟危坐,面色红润,眼中却带着少年般的喜悦和期待;徐圭言坐在他左手侧,目光沉静,眉间藏着一丝未曾说破的忧虑。

而对面坐着的李文韬,额头浮着一层细汗,整个人略显疲态,与往日那副老谋深算、沉稳从容的模样大不相同。

李文韬端起茶盏,抿了一口,连喉咙都带着干涩之意。他不再拐弯抹角,声音低沉却直接:“如今的局势,你我三人都看得明白。”

“李起平去了封地,太子之位彻底无望;李起凡还困在后宫,听说——近日就要执行死刑。”说到这里,他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徐圭言,神色隐隐带着几分复杂,“能胜任太子的皇子,不多了。”

他将茶盏搁下,轻轻一旋,瓷器与案几碰撞的声音清脆,似在拨弄人心。

“眼下,最有希望的——是您了,晋王殿下。”

李起年听到这里,身体不由地微微前倾,眼睛里光芒一闪,像是一个初次看到自已名字写在策论第一的少年郎,雀跃之情几乎要压抑不住。

他不想自已的喜悦之情被人看出,压抑情绪片刻后,抬头问道:“您的意思是……是要帮我?”

他看向李文韬的目光,带着不加掩饰的真心与敬重,那一刻,他甚至有些感动:这位三朝元老、权倾朝野的宰辅,竟然愿意站在自已这边?

李文韬原本正欲再次抬起茶盏,手却顿在半空。他看着眼前喜形于色的李起年,眼底悄然闪过一抹讥讽的意味,旋即轻轻地将茶盏搁下,姿态从容。

他沉默了一瞬,才慢慢点头。

鱼儿上钩了,就不能太着急。

“是的。”他缓声道,“上回殿下亲赴寒舍,我便知,您也有这个心思。”

话语落下,他转头看向徐圭言,那一眼不疾不徐,却带着十足的意味。

徐圭言眉头微动,没当回事。

“如今殿下愿意来我李文韬面前商谈朝局,我想……这多少也是令师调教有方。”

那一句“令师调教有方”,说得字字客气,细听起来阴阳怪气,明里暗里都在表达徐圭言培养出来的学生,如今倒投奔了他。

他的嘴角噙着一丝笑,那笑里没有慈祥的善意,更像是示威。

她有能耐,却留不住人心。

徐圭言没什么情绪,淡淡垂眸,仿佛未曾听出他话中的意思,但手指轻轻绞着衣袖一角,掌心早已冒出微汗。

她没有说话,只将目光移开,落在窗外明晃晃的白光上,眼神微敛。

她心中清楚,李文韬之所以选中李起年,并非因为李起年有何过人之处——恰恰相反,正是因为他“好摆布”。

监国这段时日,李起云虽不张扬,却步步紧扣朝纲,有手腕、有定力,说一不二,显然是个难以驾驭之人。

反观李起年,虽聪明、也肯努力,但喜怒皆形于色,稍有人抬举便心花怒放,缺乏深沉的定力与抗衡的胆识。

他不懂藏锋,也不善装傻。

他是一个……太容易相信别人的人,也太容易被推着走。更甚没法独立做决定,凡事都要问东问西。

正因如此,李文韬才会来找他。不是因为他“最强”,而是因为他“最好控制”。

徐圭言的目光缓缓落在李起年身上,看着他喜悦得几乎发亮的脸庞,心中生出一丝说不清的担忧。

她太了解他了。

李起年一腔赤诚,眼下有人引他登高望远,他得意忘形。

李起年察觉到徐圭言神色微动,她眼中藏着一丝游移未定的不安,虽极快掩去,但终究被他注意到了。他犹豫了一瞬,终于还是开口:“徐长史,您……有什么想说的吗?”

徐圭言垂下眼睫,手指缓缓摩挲着衣袖边角。片刻后,她抬头,恢复了往常的冷静与沉着,语气平稳:“朝局如此纷杂,靠一两句话,是难成大事的……”

她顿了一下,意味深长地看向李文韬:“——若是诚心,应该有所表示才对。”

这话既像提醒,又像试探,目光里不藏锋芒,话锋中带一丝挑衅意味。

李文韬被她一语点破,微微一愣。随即笑了笑,语气变得柔和:“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他转过头来,重新看向李起年,话音落下,分量,晋王殿下。不仅是我个人,还有在,你的敌人,就不是李起云了。”

李起年怔住,嘴角的笑容凝滞,目光在两人之间游移,忽然觉得有哪里不对,但皱眉:“李起云不是……最大的……”

旁边的徐圭言轻声补了一句,语调清晰,甚至有的敌人,是圣上?”

此言一出,书房一瞬寂静,连风消失了。

李文韬却没有否认。他只是轻轻一笑,缓缓点头,嘴角那一抹从容与老练再次浮现:“你果然是个聪明的学生。”

上一篇: 求夫人疼我 下一篇: 臣妻惑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