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凤谋金台(467)

作者:牛人 阅读记录

“冯将军被抓了!”

“原来他在边关屯兵,是为谋反啊!”

“天呐,咱们敬的将军,竟然图谋不轨?”

一时间,流言四起,街市震动,民心惶惶。

天色沉沉,乌鸦划过院墙,落在青瓦之上。

徐圭言立在檐下,仰望飞鸟掠影,眸色深沉不语。

冯知节被捕的消息,如惊雷贯耳,她心中浮现出连日来的一件件怪事:李文韬弹劾泰王、冯知节被急召回京、圣上闭门不出、两位皇子监国,实际上是长公主代持朝政、各地军报突然消停……

她像抓住了一根线头,顺着往下抽,愈发觉得不对劲。

思绪如流沙翻滚,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危机在胸口酝酿。

她猛然一转身:“备车,我要去晋王府!”

李起年正伏案理政,一听徐圭言来访,忙迎上前。

她风尘仆仆,眉眼凝重。

“长史?你怎么突然——”

“我来问你一件事。”她截断他的问候,直入正题,“现在,监国的职责只在你身上,对吗?你可否直接入宫面圣?”

李起年一怔,摇头:“父皇身体欠安,这段时间闭门静养,所有事都要先向长公主汇报,面圣要经过批准。你怎么突然——想见父皇?”

徐圭言盯着他的眼睛:“我希望你提出这个要求,哪怕只是象征意义,可以吗?”

李起年皱眉:“你总是这样一惊一乍,朝中不是刚稳一点儿吗?”

“我不惊,也不乍。”她平静地说,“泰王因谋反之事暂压宫中,现在只有你是监国,那为何不直接面圣?”

李起年迟疑,眼神复杂,却还是点头:“好,我提。”

话音未落,一名小厮奔进门来,急急道:“冯竹晋殿下在门外,说有要事求见晋王!”

冯竹晋趴在地上,脸色苍白,衣衫凌乱,明显是一路奔来未及整顿。

“晋王殿下!徐圭言长史!请你们救救我父亲,他没有谋反,他绝没有!”

徐圭言看着冯竹晋,匆忙的脚步一顿。

李起年站在她身后,脸色为难:“冯竹晋,谋反罪不是小事,我若插手,反会坏事。父皇历来对这类罪责毫不宽恕,我也无能为力。”

冯竹晋抬头看向徐圭言,眼中满是祈求。

她垂在两侧手指轻轻一动,眼底闪过一抹复杂的神色,走到他面前,蹲下来,语气柔和而坚定:“你放心,冯将军不会有事的。你回去,安心等着。”

“可他都进了天牢了!”冯竹晋几乎哭出声,“进去就没回来过几个,怎么会没事?”

徐圭言张了张嘴,她和李起年都知道,这是李文韬的投名状。

“放心,你听我的,回家去,这几日闭门反思,不招惹是非,冯将军肯定会平平安安地出来。”

徐圭言说完,将冯竹晋扶起来,在侍从的帮助下,将他抬到了轮椅上。

冯竹晋仰头看着徐圭言,“你是认真的,没有欺骗我?”

“没有欺骗你。”徐圭言安抚地拍着他的肩膀,推着轮椅往外走,“世事无常,冯将军立了大功,他没有理由出事。”

“那圣上为何要抓他。”

“因为树大招风,等你爹出来,你们得避风头。”

“攻打吐蕃是朝廷的想法,赢了就是风头大,输了就要做过街老鼠?”

“……冯竹晋,你怎么没点长进?”

“我要什么长进……那你回来教我怎么长进。”

“不要,你家现在式微,我去做什么?”

“……忘恩负义!”

“我忘恩负义?冯竹晋你是不是忘了你骗我的事?瞒着我生了几个好大儿?我忘恩负义?”

“……”

两人的声音越发得小,李起年看着他们的背影,一股暖流从腹部留上心口,进而他鼻头一红。

他们在最难的时候也是这样的,徐圭言不会说花言巧语,但莫名的就是让他感到安全。

送走了冯竹晋,徐圭言回府坐下来吃了几口糖水,“岭南这玩意儿就是好吃啊,他们到底怎么想的?木薯可以做得这么好吃?”

李起年哼了一声,徐圭言看去,他神情不似前几日那般骄傲,“怎么了?”

李起年抬手揉鼻,皱眉:“我只是……不明白,为什么是冯将军?”

哦,原来是这件事。

“因为李文韬的目标,从头到尾都不是李起云。”徐圭言的声音平静得可怕,“李起云是幌子,是障眼法,是抛出去给你、给我,给朝臣、给长公主、甚至给陛下看的靶子而已。”

“那他的真正目标是……”李起年眉心紧锁。

“冯知节。”她目光如针,直指要害。

书房陷入短暂沉默。

“可他……他不是一直效忠朝廷吗?他不涉党争,也从不表态。”

上一篇: 求夫人疼我 下一篇: 臣妻惑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