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他后悔晚了(111)
“青杨,你年纪不小了。我允你纳了那个陈月,已是格外开恩,让她在你身边伺候着,也省得你成亲时什么都不懂。如今长岚郡主回京,你们俩的婚事不能再拖。自古世家大族,讲究的就是门当户对,娶长岚郡主这样身份贵重的女子为嫡妻,替你稳固根基,光耀门楣;至于喜欢的,像那个陈月,放在房里当个妾室,宠着便是。这有什么难的?你总归能两全其美。”
母亲的话,句句在理。
穆青杨知道,这确实是“最好”的选择,最符合他国公府世子身份、最符合家族利益的选择。
理智告诉他,就该如此。
可当那浩浩荡荡、彰显着皇家威仪的长公主府车队终于出现在视野尽头,那华丽的马车帘幕紧闭,想到里面坐着的那个人,想到那张总是带着高高在上审视神情的脸,一股强烈的厌恶感便不受控制地从心底翻涌上来。
马车渐近,缓缓停下。
一只纤纤玉手撩开了车帘。
长岚郡主探出头来,一眼便看到了骑在马上的穆青杨。
那张原本带着长途跋涉疲惫的脸上,瞬间绽开惊喜的笑容。
她这次回封地祭拜亡父,边关苦寒之地,哪有京城的繁华热闹?
一路行来,虽也有不少世家子弟闻讯前来拜见、逢迎讨好,可长岚郡主只觉得他们一个个面目可憎,言语乏味,举止粗俗,提不起半点兴致。
唯有穆青杨!
她第一次见到他,便觉身姿挺拔如松,面容英俊迫人,眉宇间那股天生的桀骜不驯,是那些只会谄媚的纨绔子弟身上永远找不到的。
他出身显赫,与自己门当户对,从不曾对她曲意逢迎。
此刻见他亲自来接,长岚郡主心中那份满意几乎要满溢出来,只觉得离开这三个月,他定是想念自己了,才变得如此“乖顺”。
“青杨!”长岚郡主声音带着一丝娇嗔和掩不住的喜悦,“你来接我啊?”她扶着侍女的手,仪态万方地下了马车。
穆青杨目光在她脸上扫过,压下心头的烦躁,淡淡应了一声:“嗯。”声音听不出什么情绪。
这平淡的回应,落在长岚郡主耳中,却成了他内敛深情的证明。
她笑容更盛,觉得穆青杨比离京前更顺眼了。
这时,国公夫人也笑着迎了上来,与长公主寒暄起来,气氛一时融洽。
国公夫人顺势提出,已在府中设宴,为长公主和郡主接风洗尘,也正好商议一下两个孩子的婚事。
长公主自然含笑应允。
大队人马便簇拥着几位贵人,浩浩荡荡地往国公府而去。
宴席设在傍晚。
午后,长岚郡主在国公府园子里闲逛,熟悉这未来夫家的环境。
春日园景不错,她心情颇佳。
行至一处僻静的竹林小径,假山嶙峋,花木扶疏。
长岚郡主正想寻个石凳歇歇,忽听前方传来一阵刻意压低的争执声。
她脚步一顿,示意身后侍女噤声,悄然隐在一株枝叶繁茂的古树后。
只见小径上站着两个丫鬟,那两个丫鬟正在低声讨论什么,隐隐约约传出世子爷、陈月两个字。
福苑端着托盘路过,恰好瞥到站在树后的长岚郡主,又扫到那两个小丫鬟,心念一动,假装毫未注意到长岚郡主,径自上前,对着另外两个小丫鬟疾言厉色地训斥:
“住口!陈月姑娘也是你们能妄加议论的?!”
她的声音陡然拔高,字字清晰:
“现在陈月姑娘可是世子大人心尖上的心头肉!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你们是没瞧见世子大人对陈月大人有多心疼!”
两个小丫鬟顿时噤若寒蝉。
原本到这就可以不用说了,然而福苑的声音带着一种夸张的炫耀和更深沉的恶意,她故意停顿了一下:
“你们知道什么呀?人家陈月姑娘,可是有‘本事’的!世子爷为了见她,每日半夜寻了那最隐蔽的假山洞里私会呢!这份宠爱,府里谁比得上?!”
“世子爷说了,府里日后谁都不能怠慢陈月姑娘。这份偏宠,日后怕是连长岚郡主都要让她三分。”
树影后,长岚郡主那双漂亮的杏眼里,原本的惬意和好奇迅速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阴霾和怒意。
假山洞里私会?心头肉?
她猛地从树后走了出来。
那两个丫鬟顿时被吓得呆若木鸡,福苑也像才发现长岚郡主,赶紧回头:“奴婢见过……郡主。”
长岚郡主只微微眯起眼睛:“你们刚才说的那个……陈月,是谁?”
第52章
传说中世子爷(26)
穆青杨陪着国公夫人和长岚郡主的母亲——尊贵的长公主说话。
长公主只有长岚这一个掌上明珠,视若珍宝,此刻正叮嘱穆青杨关于日后提亲、与长岚相处时的种种细节,言语极为不容置疑,要让他处处呵着、哄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