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与罪gl(31)+番外
怎样都好,但不要不吃饭。
接着,那一通的电话……打断了这一切。
让我得知,与她相关的案件所案发的时间最接近的并不是她对门住户与她主管所间隔的诡异之差,而是与这具尸体。
也得亏是大队人手不够,区局派我协助刑侦支队现场勘查,我才了解到那具焦尸在被焚烧毁尸前就已经死了有九十六个小时及以上。
而且现场有另一名女性DNA的痕迹。
我所思考的思维立马就碰及到了她!江黎!会不会就是她!
所以接下来,就算演都要把戏继续演下去。包括那个吻。
我一直查她,一直查,查到她的前任居然也是被火烧的之前,我居然考虑过,会不会只是我起疑?我的女朋友应该是个很可爱的人,不会是杀人的凶手。
可是为什么……为什么我开始为她狡辩了……
但我问自己,如果她真的有问题,我要把她送进去吗,这个念头在脑中很快闪现出了回答,像不允许有丝毫慢怠般:送,一定要送,本来就是演戏。
演戏。
我要立功的,我的目的不就是这吗?不然枉我那么大劲干嘛,我没有感情的。
我对她没有感情。
可在拿到最关键证据前,她不认她的罪。
人犯错被指出的时候会下意识地否定、转移矛盾、找理由辩解、甚至是倒打一耙地去找对方的漏洞,不肯直接性地承认是自己的问题。其实,那些犯过罪的罪犯也会如此。
因为,犯罪,本质上不也是犯错吗,只是犯的错更为严重,严重到了越过法律所书写的边线。
他们会在心里不停地为自己开脱。
“我”是没有问题的……“我”是正义的……是那些人本来就坏……“我”是被逼的……他们不让“我”活……“我”没有钱本来是想抢点……是那个人穿那么骚……
甚至——
“我”就是要报复……“我”就要弄死那个人怎么了……
这些都是最真实的供述。
她不愿意认,我原以为她是“有所顾虑”,可没想到那些心理博弈,竟让她哭泣。
最后的最后,搜查证终于下来了,可那张纸上的“她”认罪“她”认罪,究竟认的是什么呢。
案件随着她的死亡而结束,但我却怀疑她有同伙所以继续私自调查她。
这其实并不是一种偏执。
哪怕我依旧可以选择骗自己。
她对门住户的那个案子,凶手确实不会是她,即便因“证据”不足所以已经排除了“他杀”,但与她的“所作所为”,相差过大。
怎么说呢……是个“做”得很干净的人,至少相当熟知“我们”的办事流程,所以关键证据(影像、DNA等)一向没有,不像她。
对比起来,她是个差等生吧。
第21章 属于姜离视角的番外2
之后,我找到了她的姑姑,她现存直系亲属上唯一活着的人。她的亲生父母死后,她的姑母姑父成为了她的收养人,并作为她的监护人。
她的姑母姑父没有子女。
所以当年收养手续办得很顺利。
她讲:“我黎儿好得不得了,成绩好得不得了,考了六百多分,高考!”
老人有着阿尔兹海默症,这是她的病史。
“她要报学校了……她要报学校了……我看看钱还够没够……”老人倾身,翻着抽屉,“这些都要还我的……以后……”口中喃喃,东西掉了一地。
“您女儿今年已经很大啦!您能不能告诉我!”我大着嗓音说,希望眼前的这个女人回应我。
“哦!对!”老人拍了拍夹袄外面的围罩,她的意识时而清醒时而糊涂,“对对对!黎儿今年汇钱了……”
我连忙追问,拿出记录笔:“那她时日多久,给您汇一次钱呢?”其实是前年。
“好久……”她操着家乡话,“记不得了……一年有个两三次吧……”
“那距离上次呢?”我继续追问。
“半年前吧……”老人思索着双手挡在胸前,回到轮椅上说。
是两年前。
“八千零二百整对吗!然后她有说些什么吗?”我连忙提醒她,声音说的很大,想故意刺激她记起一些什么。
可……
“记不得咯……记不得咯……”她摆摆手。
又是这样,已经不知道是第多少遍了……每次一讲到这里老人就断片。八千二百元是罪犯江黎每个月的税后工资金额,她将自己剩下全部的钱都汇给了姑姑,只留了剩下几十块的碎零,并且是在工资日,然而为什么会没有存款,婚纱馆那一万八的支出到底是为什么……
一切成谜……
算了,看看能不能问出些其他东西。
“江黎的姑父呢?怎么没见着他唻?”我随口一问。
却没想到……“死咯……其实是逃了。”老人讲。
“啊???”我一整个大惊。
她户口本哪页都没有她姑父,这我是知道的,但……跑了??
听着怎么都不现实。
“哈哈哈……”老人很癫狂地笑起来,然后又严肃着脸悄咪咪的神态跟我讲,酱油色的皮肤皱纹拧成一团,“你不晓得他以前把我打的,那额头手上都是伤,一喝酒就打人,不喝酒也打……”
我听着又围观起了这房里的陈设,黄色的老式装潢,到处都是破裂的痕迹,几片与其他格格不入有皲碎的瓷砖、一角掉漆露出里头白色涂料的茶几、贴着褪色卡通贴纸却竖着裂掉的镜子……无一不在显露着这里曾经就是战场。
特别是那有窟窿洞的门,我第一次进来的时候就注意到了,贴皮里头竟然是纸……瓦楞纸……什么门居然有纸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