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与罪gl(33)+番外
对于角色江黎(杀.手)与角色姜离(女.警)我来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啊,怕大家看不懂(我也不知道会不会有人看,毕竟写这段的时候我还没发稿)。对于她俩的名字,为啥一样,因为我最开始的设定是——她俩其实是同一个人。你可以看作是一种if线在同一个空间中进行:一个是选择了以杀.人的方式去进行着这一切;而另一个是换了一种解决方式,高考后志愿填了相关院校,然后去当了警.察,回到家乡后亲自完结了这个案子,所以我会设定为什么姜离会在坟前那一跪……等等……
或者你可以这样看待:姜离(女.警)其实是江黎(杀.手)的分裂幻想,因为她太想有一个人去陪伴、拯救自己了……
又或许:那些所谓的杀.人其实都是假的呢?比如恨死一个人的时候真的会在想象中进行………姑姑说的其实没有错……是江黎也是姜离在精神分裂。
任意大家选择一种方式去思考。
然后对于江黎的姑母姑父,我为什么会设定他们没有自己的孩子呢,因为我希望你将姑母姑父视为江黎的第二父母,意思相当于是我想让你换个视角去观察这第二个家庭。两个家庭同样都是暴力且破碎的,但有什么不一样呢?比如,江黎亲生父母之间的相处,给江黎灌输的思想观念是——暴力的存在是因为犯错。很多有暴力事件发生的家庭都是这样的说辞,什么打你是为了让你长记性、不犯错怎么会打你等等,但这其实是不对的。而她的第二家庭,姑父对姑姑和她的暴力是因为酒精,这种事情常见于很多暴力事件存在的家庭,很多人都说过,什么平时好好的喝了酒就像换了个人啥啥啥,但或许酒精只是暴力行为的借口,因为会因为酒精打人的人迟早会不喝酒的时候也打,纯纯就是在发泄不满和压力(找个理由,让自己的暴力行为变得理所应当,骗自己),就像姑父对江黎那样。
最后对于江黎(杀.手)的作案,你可以看出她其实是有一个心路历程的,从最开始的不说出是自己干的,到故意隐瞒错误,到伪装成意外的第一次作案,再到后面的直接作案……你可以看出是有一个过程的对吧,这其实是我自己的认为,因为我觉得犯.罪可能是从最开始的犯.错但没有得到合理的纠正导致的,原理类似于小时候偷针长大偷金这种道理。
嗯嗯!(叉腰)都看到这个地方了,那说明你与我真的很投缘~!是缘分让你和我在茫茫文海中相遇——最后的最后,就期许你今后玩游戏很愉快~吃饭很愉快~混圈愉快~看文很愉快~睡觉也愉快~起床也愉快~旅行愉快~谈恋爱更愉快!总之!干什么都愉快!!万事顺遂,未来可期嘿嘿:)为你送上最好的祝福
第22章 新的开始
“笨蛋。”
在街口排队买早餐的时候,我听到一个女人莫名其妙的一句话。
我是大三学生,就读于这附近的林洲师范大学。
抬眼看,那女人拿着报纸,低低喃喃地又说了些我听不太清楚的东西。
“哎!你要什么?”被摊主老板的声音打断。
轮到我了,“嗯……”我思考着说,“一杯豆浆就好。”我不太吃得下,熬夜刷文让我的腹部感到胀痛不适。
但早餐总不能不吃。
连父母都总说,要读书就好好读,瞄那么多手机小说做什么。
他们不懂,那是我的精神粮食。
今天还有面试呢,因为我特别喜爱当代文学,所以早在大三就赶在一家网络杂志社那里应聘了兼职。
还好他们是收我这种半工半读的。
等我端好豆浆转身回头的时候,那个衣着靓丽的女人已经不在了。有些可惜呢,我喜欢在这种人众纷杂的场景中观赏在外表上有卓越表现的人。
这是一种视觉调剂。
* * *
听了HR的话,我思维沉入了思索。
工作算不上繁琐,但是需要一天24小时监候,主要内容像催债的,但只是催的是文。
怪不得招实习生来做。
不然谁喜欢当24小时的全天收债客服。
“嗯……你可以接受吗?所以,你每个月的绩效和考核评估的指标就是你所对接的作者的撰稿量……”
HR看见了我的神色,又连忙补充,开始画饼,“但是你要是业绩和考核达标,你下学期的实习是可以直接来我们公司的,我们可以给你开实习证明,中级编辑我们公司会缴纳五险一金。”
嗯……我面试的职位是初级实习编辑。
“好,那我试试吧……”我答应了,下面是工作内容的交接。
“很简单,其实就是催稿,但你也知道,很多人都有拖延症,我们杂志社签约的作者也不例外。所以要多鼓励她们,为我们的作者们多多提供情绪价值为主要,作者高兴了,她们就会勤于交稿的。”HR说着。
“她们会有一些无礼的要求吗……?比如让我给作者提供灵感,或者要求我帮助写文什么的……呃呃呃我可写不出来……”我的意思是,让我当枪手。
“呵呵……”HR尴尬地笑了一下,又继续说,“应该不会,这种事,反正我没见过。”
她拿出一张资料,是一位作者的信息:“你先拿她练练手吧,她的对接编辑刚离职,你要是把她弄会了,那以后其他的都会了。”
……为什么,因为她比较难缠些吗?
不过拿实习生当洋芋烤也不是鲜少听说的事了,我应付下来:“好的。”
* * *
加了联系方式,我很快发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