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民国大佬的疯姨太[穿书](112)

大约是因为娄望南的手艺积累下好口碑,她的名气也愈发大了,新百德福的生意挺不错,第一天就有很多人来捧场。

阮苏在那里应酬,待到晚上八点多,将场子交给娄望南,乘车回家。

路上小曼见她闷闷不乐,问:“太太您在担心生意吗?如今赵家倒了,寒城的饭店群龙无首,正是百德福发展的好机会呢。”

她摇摇头,“我愁得是阿升,该怎么安排他好呢?”

小曼回忆了一下这两天赵祝升的表现,也有些唏嘘。

“他当初是多么生龙活虎呀,给他一个炮仗他都能把自己炸上天。自打那些事发生后,他简直跟变了个人似的,话也不说,觉也不睡,每次看见他,就跟木偶似的坐着或站着,真是让人担心呢。”

阮苏道:“可不是,他当初帮过我的忙,我不能看着他萎靡不振啊。”

小曼撇撇嘴,“帮他又能怎么帮呢?给他钱?送他去念书?我看他都是不肯的。而且太太,您现在住得毕竟是段公馆,留不留他也得参考二爷的意思。二爷估计是不大愿意留的,天底下有哪个男人会同意自己的太太收留不相干的男人呢?他年纪说大不大,可是也有十七八呢,放在平常人家,都快要娶媳妇了。”

阮苏被她这么一说,更加烦恼,想了半天脑中冒出一个主意,狡黠地看小曼。

小曼被她盯得浑身不自在,“太太您看什么呢?我身上又没长花。”

阮苏笑道:“我有个办法,可以让二爷同意他留下。”

“什么办法?”

“你跟他结婚吧,这样他就有理由留下了。”

小曼愣了愣,回过神后大骂她讨厌,张扬舞爪地去掐她。

两人在车厢里闹了一阵,可玩笑归玩笑,岂能当真?赵祝升的去与留,依然是个问题。

回到公馆,阮苏小声问老妈子:“阿升回来了吗?”

老妈子道:“也是刚到,一进来就去自己房间了。太太,要不要做点吃的送过去?我看他那身板瘦得哟,再过些日子,恐怕风都能吹走。”

阮苏点头,“做吧,做清淡些的,他吃不了辣。”

“好嘞。”

老妈子去了厨房,阮苏蹑手蹑脚上楼,来到客房门外,侧耳听了会儿,什么都听不到,便将门轻轻推开一条缝。

从那狭窄的缝隙里,她看见赵祝升倚靠着床头,垂眸看着手中的全家福。

他的确太瘦了,世界上原来有人可以在短时间里瘦得这么快,几乎脱了相。

好在他年纪已经足够,再过几年就可能拥有自己的小家庭,或许妻儿的到来能冲淡他的伤痛,重新当个积极的人。

阮苏没有进去,把安静留给他,回自己房间了。

晚上七点,段瑞金从矿上回来,一下车便看见阮苏站在门边,翘首以盼的等他。

他扬扬眉梢,走过去问:

“又出了什么事?”

阮苏哼了声,“没出事就不能等你吗?我以前不也老等你一起吃饭。”

段瑞金摸摸她的耳垂,果然冻得冰凉。

“要等就在里面等,别傻站在外面吹凉风。”

阮苏甜蜜地笑起来,拖着他的手,把他拉进屋子。

因为她怕冷,公馆里入冬就生起了暖炉。暖炉常有炭味儿,熏得人难受,于是老妈子们在定时开窗通风之余,还在公馆各处点了小香炉,里面烧得是从苏州八宝堂买回来的老檀木香。香味悠远绵长,混合着温暖的空气,让人心旷神怡,犹如置身于暖春。

两人坐在舒适的餐厅里,面对面吃饭。

阮苏的话显而易见的比平时多很多。

“你尝尝这个,新上市的何首乌炖乳鸽,味道特别鲜……我记得你很喜欢吃菌类是不是?张妈今日买了冬菇,加了鸡汤木耳进去烩,你吃一口看看……还有这个,哎呀这个棒,我从新店带回来的,娄大厨祖传的拿手好菜,平时他嫌麻烦都不肯做,我给你盛一点……”

阮苏兴致勃勃地为他夹菜,段瑞金斜眸看着她,接过碗却不吃,淡淡道:

“你不会做饭,倒是把自己吃成了美食家。”

阮苏不服气,“谁说我不会做了,不会做饭的人敢开饭店吗?我跟娄大厨学了不少绝招呢。”

段瑞金看着她鼓囊囊的脸颊,很想用筷子去戳一戳,含笑道:

“我不信。”

“等着,我现在就去露两手给你看。”

阮苏说完便要起身,被段瑞金按住了。

他慢条斯理地擦了下嘴角,抬起眼帘。

“说吧,你到底想求我什么?”

“没、没有啊。”阮苏的气势弱了下去。

“没有要求你会如此讨好我?”段瑞金笑了声,凑近她,“莫非……你准备从今往后当个照顾丈夫的好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