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诸葛亮的最后八年(161)
我见他终于不再称自己“小的”了,也高兴了几分,与阿夏站起来,同他道:“今日也没几个人了,与咱们都相熟的,也就你、我、阿夏、蓝玉四人,不如一块热闹热闹?”
“不合规矩。”老张率先摇了摇头。
“什么规矩不规矩的,你就说罢,听不听我的?”我故意凶巴巴的看着老张。
老张看着我,也面露难色。
“夫人都这么说了,可不得顺着她么?”阿夏笑着打起了圆场,向老张说道:“张师傅若不接这茬,夫人恼怒起来,到时候我也是要劝不住了。”
老张听罢,只好摇摇头,默默答应。
于是由建兴八年转建兴九年的这个除夕夜里,是我过得最为热闹的一个年。我叫来蓝玉,我们四人一起在厨房造起了反。蓝玉升了火,阿夏找来食材,切起了菜,老张择负责烧水与打下手,而我做起了最为重要的活儿——掌厨。
这日夜里,我们做了整整一桌的菜,我做了一条好大的烤鱼,蓝玉虽然贪嘴,但也知道我们四人无论如何也是吃不完这么多的。
“吃不完怎么办?”蓝玉仍然保持着她那天然呆,看着我,问。
“吃不完,当然就剩下了。”我理所应当的回答,顺手弹了弹她的小脑门,“难道你不曾听说‘年年有余’这个词?”
回答完蓝玉呆头傻脑的问题,阿夏端来烫好的酒,我们围坐在桌案前,周围燃了炭火,暖洋洋的,我们放肆的喝起来。
“今夜便这样,一起守岁!”我喊道。
“守岁!”蓝玉也跟着我一起大喊。
“老张辛苦,敬老张一杯!”我继续嚷嚷。
“敬老张!”蓝玉仍跟着我瞎喊。
阿夏看着我俩疯疯癫癫,最终忍不住笑起来。老张仍有些局促,见我俩都逼着他喝酒,他也只好就范,没想到几杯下肚,自个也飘飘然起来。
“夫人……不对,阿玥,好酒量!”老张忽然也大声起来。
“好!”我鼓鼓掌,道:“就该这么叫我!”
“再敬你一杯!”我举起酒杯,“祝贺你拜托封建思想的桎梏!”
老张又是一杯酒咕咚下肚。
“再敬!”我又给自己倒满,与在座的诸位说:“我们友谊地久天长!”
阿夏笑问:“久到何时?长到何处?”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我一时激动,用一首古老的情诗唱诵了我们的友情。
夜里,四周都静悄悄的,唯独我的住处一片灯火,热闹喧嚣,饭菜的香味不断盈出室外。很幸运来此数年,除了诸葛亮,身边一直有他们陪伴。“一定要长久的幸福与快乐下去啊”,我在心里这么想。
想着想着,醉意袭来,我歪在蓝玉香香软软的怀里,朦胧间仿佛听到了遥远现代春晚里的快年倒计时。
“咚——咚——咚——”
“十二点啦。”我揉揉眼睛,对醉倒一片的各位说。
“建兴九年,到了。”
作者有话要说:
哈哈哈有新电脑了好开心!!!要通宵玩!!!!
第96章 前奏
建兴九年的第一天,忽然下起小雪。
回想起来,建兴八年的冬天是没有下过雪的。
我走在宫苑小道上,寒风凛冽,在感受这新年第一日严寒的同时,不由把斗篷系的紧了些。
见到婉宁,自然是先行了个礼道:“新年伊始,来拜见娘娘,娘娘安好。丞相身在汉中,无法亲自前来,亦嘱托妾必要替他向娘娘行礼问安。”
婉宁见我来了,十分的高兴,叫我赶紧起来,也道:“姐姐下回千万别再行这样的大礼了,我们这样亲密的关系,都被这些俗礼拉远了。”
见她笑,我也笑,婉宁说着话,抱着公主凑上前来给我看,“姐姐瞧,一眨眼半年过去,照君也开始长乳牙了呢。”
我摸了摸襁褓女婴的笑脸,她倒不怕生,黑溜溜的眼睛看着我,对着我咧嘴发笑。
“真可爱。”我瞧着公主的样子特别萌,心里也生出许多喜欢。
“果儿如今也该会走路了吧?”婉宁问我。
“是啊。”我点点头,想起果儿刚学会走路,就一天天的爬上蹦下,两条小腿恨不得要即刻走出成都去,实在太淘气。我说她几句,她又赖在地上大哭大闹。俗话说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我轻轻拍她两下,她还哭得更厉害了。气得我无可奈何,想立即把她送到汉中去,送到诸葛亮跟前,让他也头疼头疼。
“果儿太调皮。”我又摇摇头,与婉宁说。
“倒是瞻儿渐渐长大,性子越来越沉稳了。”婉宁说,“与相父的样貌脾气也越来越像了。”
婉宁虽是赞许的语气,我听了却还是有些不是滋味。与其说是“越来越像”,不如说是诸葛瞻在被“逼”着靠近他的父亲。这孩子,有些过于早熟了。毕竟是诸葛亮的儿子,众人嘴里只有溢美之词,因此哪怕是天赋逊于他的父亲,他也希望能在后期通过自己的努力赶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