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徽梦(17)

作者: 云津 阅读记录

「小瑾,来路须当心。」

我和他们在新安江前分路而行。

如他们所言。

往后的路,真的得我自己走了。

可世事艰险,那么多的货物,又岂是我一个十三岁的姑娘能把控的?

第31章

伙计带着货物翻脸。

他是方家铺子里的老实人,从前有长辈在时,都轻声细语的。直到只剩我一个人,就倏地变脸了。

穷生奸计,富长良心。

有时富贵时恶意不行,蒙难了,便都显现出来。

他最后的善念,大约就是没有杀了吧。

我被他一脚踢下牛车,滚落在地上。

幸而护住了要害,四肢只是擦伤。

他并不知,我也是防着他的。

前方就是舒城,说不定便有兵丁在守着。

这么多的货物,七叔是好心,可有时也会酿成祸患。

我怀里裹着的,才是真正值钱的东西。

我小心翼翼地从地上翻坐起来,因逃难已经足够狼狈,再加上从小在外沾染了市井气息。

如今,看起来也是一个瘦巴巴的小子。

这样便足够。

趁天亮,我深一脚浅一脚地朝舒城的方向走去。

果然,到前方城门,伙计的尸首横在一侧。

有个兵丁抛着他的钱袋,「哼」了一声:「就这么点货物,值钱的早跑了!」

我跟在流民堆里,低着头进城了。

叛军也要好名声,守在这里,只是为了围剿富商大贾。

幸而七叔走了另一条路。

不知其他地方,也是不是这个光景。

一路上,我真是受尽了苦。

天上大旱,下不了一滴雨,叶子上的一点露水也要被四处争抢。

河里的鱼,地里的草根,早已经被人们嚼光了。

我饿着肚子,整个人饿得佝偻,又不敢露富,只能忍着。

到最后,只能匍匐爬行。

我这样的流民,在城里也不算少见。

人们眼里发红,却因缺水流不出泪。

「老天啊!

「老天啊!为何要这样对我们!

「我勤勤恳恳了半辈子,米也不曾少交,人也不曾得罪过,为何要这样对待我!」

是啊。

聚集到此的人,平日都是头背青天、汗滴禾下土的农民。

他们又曾负过谁?

等出了城里,路上的日子便好了些。

我摘了些没人要的酸涩果子,很迷茫。

不知往哪里走,却也要往前走。

终于,路过一个还算有个模样的村庄。

我上前讨水喝,农户有些警惕。

问了我从哪里来。

我说:「从徽州府一路逃来的。」

「徽州府。」他听着,居然放松许多,「我们村子里也有一对夫妻,也是徽州的,听闻是歙县人士,前不久逃难来的,你可以去投奔他们。」

人在他乡,既遇故民,也是一桩幸事。

我打算去碰碰运气。

谁知,刚走到那棵大槐树下,我抬眼一望,忽然捂住了嘴。

第32章

两棵杨树,一绳秋千。

阿青嫂坐在秋千上,抬头笑着朝旁边的男人说了什么。

她绾着发髻,人年轻了许多。

而旁边的男子,居然是一个我意想不到之人。

——方四叔。

脑子瞬间活络了,从前想不通的问题,如今也想通了。

怪不得四叔一直未娶,怪不得他待我那么好……

人在举目无亲的地方,反而能活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我远远站在后头,没打扰他们。

也没上去相认。

秋千下的阿嫂笑得那么开心,四叔也松快了许多。

或许,我本不应该出现在这里。

到如今,我才明白七叔母的那句话是什么意思。

我谢过农户,又踏上了前路。

我仍不知道我的路在哪里,但只要往前走,总会有希望的。

可是,天不遂人愿。

老天苛薄,不肯下雨。

人们求雨的招数用了一招又一招,可终究没用。

战乱,饥荒,蝗灾。

我不知道能不能活过这个年。

当我又路过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和身旁无数流民麻木地前行时。

我终于抵挡不住无力,一头栽倒在地。

周围的流民眼睛亮了起来。

活人,不能吃。

死人,意味着加餐。

当三双黑爪子摸上我的腿时,人群中忽然冲出个蓬头垢面的妇人。

「你们不许动她!不许动她!」

她哭得声嘶力竭,直到腰背没那么佝偻,我才认出她的模样。

她,是我的阿娘。

第33章

到现在的话,许多事情终于能说清了。

为什么我无数次晕倒也不会被拖走。

为什么我饿到竭力时总有吃的在角落里。

不知从什么时候。

也许是从出了舒州。

也许是从出了村庄。

阿娘就悄悄跟上了我。

她记得和我的约定,仍然不敢上前打扰我。

却仍挂念着我。

我力竭晕倒的时候,听见一个声音在旁边絮絮念。

野火低垂,荒芜一人的林地里,只有我和她。

有什么东西贴在我的唇上。

「汩汩」的血腥味萦绕在我的鼻间。

我听见她说话。

「我、我没有喂过你一天奶,如今喝了我的血,也、也算是喂了奶吧。你莫要怨我,我……我也是太怕了。没有儿子,你阿爹便打我,我被打怕了,便想要个儿子。怀你的时候我总盼是个能使把式的小子,可生你的那天晚上,我却梦见了一个姑娘朝我笑,我、我有一瞬间,多么希望你是个像我的姑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