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孤城万仞山,春风再度玉门关(579)+番外
一朝覆灭人人皆要来踩,哪怕不是程家所为也会被扣上诸多莫须有。
*我从读书时,便深深爱慕素远。可我表达了爱慕,他却不予回应。我知他不喜我,可是无妨。这辈子只要知道他安好,便可安心。一次次家境局限,门第之差。我只能远远看着他逐渐优秀。可却靠近不得。他逐渐回信浅薄,我却仍然孜孜不倦。只要还能收到回信,哪怕一字就好。
最终我还是对命运妥协。走上了二叔的路。变成暗卫密探,走在暗处。我开始相信我们缘分已尽。纵使如此靠近,终究还是无缘一见。
奉诏觐见,在御书房中瞧见了还未告退的素远。本不想相认,奈何陛下非让我们相见。我知陛下是何意,但我仍感激。
“妹?”素远瞧见我摘下面纱后,呢喃出声。随后那般笑容,让我再次难以忘怀。
我规矩的俯身行礼,其后目光止不住的看向他。
其后陛下直言我乃直属陛下麾下第一功臣,瞧着素远那般错愕,随即朝我笑笑。我不知如何去说。
陛下让我们一道退下,出宫的路上一直无人说话。我想了好久,才说出我其实昨晚在街上就瞧见你了。远远的,你在那摊位上猜着字谜......真好......
素远却只一笑后微微摇头。“没有。简单罢了。”
可我未说,我本在手下撺掇下,想过去来着。但是我瞧见你身旁的萧小姐了。还是决定离开......
【素远:我心知简亦柔心意。可我只当她是同窗,她是邻家姊妹。唯有辜负这段情。昨晚我转眸看向柔儿时看到了亦柔。且方才陛下说会让我娶赤等之首过门,而后亦柔便现身了。陛下甚至说知道我们的情谊,会想法子让萧国公同意的。但我,不同意......】
素远最后一次送我回了京城简府,只朝我挥了挥手便离开了。我转头看去,直到再也见不到他的背影,我才转身重回宫城......
重拜见了已身为皇后的常芜。她屏退众人朝我行了个大礼。“多谢你救我哥哥脱险。”
“不敢受。都是为友者该为的。那时候常兄长过于惹眼。若不如此,只怕......况你也救我二叔。娘娘,我此行是来归还赤等的。”简亦柔说着要将脖子上挂的龙牙摘下。
“不急。”常芜拉起简亦柔。“承言之前同我提过,想让你一同嫁给素远。你如此大的功绩,抬你做个平妻还是成的。”
“不......求您不要。我如今,不想嫁给素远了。”简亦柔微微摇头,只说出这一句便眸中带泪。
“怎可能?你不用怕入了素府后如何。”
“不。我是怕我如今,拖累了他。我如今已不是简府女儿,如何嫁给他呀。就算从前,也有差距。”简亦柔落寞异常。
“别这般说,亦柔。”
“苒儿......我如今只有一请。就是请你肃查当年程家冤案。如此,就不枉费程媜之死,不枉费赤等诸般人这些年的冤屈......”简亦柔跪下同常苒道。
“好。我本就打算如此的。可你呢?”常芜问。
“将赤等归还,然后......”
简亦柔并未说完,常芜便先道:“然后假死偷生,或许存着些银钱,去周游山水。但我想问,你是想将名录上的赤等给我,还是真是全部都归还?你给我名册之上诸人皆是当年程府覆灭时被连累的多数人吧,连着你家的那些姨娘也是。我也是在查清了程家当年之事后重翻看了的。其中也混有旁的冤屈难平之事。承言也不知有谁,我想除了二叔,也不知赤等全部了。而且,当所有冤屈都被洗刷后,我想,日后无有赤等了。”
引发程媜走向死亡的真相:
程家父亲这辈一门双侯爷。且都是自己争的功名,一门双杰。彼时风光无两。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一代代的故事也不过是循环往复。
程家大少爷是同彼时还是皇子的陛下一道在宫读书的,如同常衡那时与萧承言一般。甚最后也参与了皇子夺位之争。后入朝为官颇得重用。
而皇上即位后,便选了程家小妹入宫封妃。但那时程家小妹并不知陛下是对自己有情义,只以为是为家族罢了。且彼时已致力于经营韵典坊。甚至入宫后再能出宫,便想出家,拒了这婚事。但哪抵得过帝王的心意。不顾祖制不顾皇后力劝,准予程妃能够随时出宫回家小住。甚至亲提匾额。韵典坊之名。终有所感,进宫伴驾。
那时媜远已几岁大了。是程大侯爷之女,自幼便素有京城第一闺秀之称,无论样貌、琴、棋、书、画皆是极佳,还善舞.......与皇三子青梅竹马互生情愫。
而程二爷程隐比大爷虚小几岁,因自小养在家中,反同家族世交赵家兄妹更为要好。素日一道读书,玩耍。甚至程隐与赵家兄长同时中榜之时,赵家小妹赵孟妗特意寻人找了百棵稀罕树苗要种在院中。却道自己新养的指甲不能有损,反让两人自行栽种。那便是日后勤国公府满院子的树的由来。其后二人几乎同时袭爵。但赵翰墨一直不大得重用,反是程门越来越富贵,位高权重已不在话下。甚至程隐即将登阁拜相,乃是与简丞相在朝堂上平分朝廷之所在。但......常与其兄乃至陛下意见相左。简清明私下劝了几次,程隐都未在意。还道朝堂之上,就该如是。
几年后,朝堂之上派系之争越发分明。忽而一直跟着程隐的官员首告,程隐投敌叛国,与南国晋王秘密往来,书信一应在此。不忍国主被瞒,朝堂被侵,是以首告。甚至点出了几个时点,力告那几时正是程隐与敌国勾连构陷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