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悔终(121)

作者: 拙绿 阅读记录

一个月后,沈净虞要求要见一眼管循。

七日后,伤势基本愈合的管循来到山庄,他才知道,沈净虞为他牺牲了什么。

管循恨不得死在当时,沈净虞却说:“师兄,我放下了,你也不用再被承诺所缚。”

怎能轻易释怀,他要将沈净虞带走。

没有周密计划,沈净虞知晓这是一场头脑一热,希望渺茫的出逃。

但她还是跟着走了。

出了山庄门,骑上马,沈净虞以为可以再走远点。

侍卫瞬间围了上来。

“我要带阿虞走。”

崔陟眼神极冷:“你有什么本事。”

管循骑马近前,把沈净虞护在身后。

“除非踏着我的尸体,否则你休想再抢走阿虞!崔陟,你不配!”

他扭头:“阿虞,你快走!”

马蹄踏了几回,只能原地踏步。

身后不知何时,也围了侍卫。

侍卫逐渐包围他们。

管循在中间位置,他往后看了看情形,意欲用自己和马蹄为沈净虞开路。

崔陟眯眼:“再动一步,不要怪我手下无情。”

他抬起手,侍卫蓄势待发。

忽而,管循的马被一箭射死了。

管循滚落在地,他撑着腿站起来,几个侍卫压住了他。

崔陟到他面前,睥睨:“懦弱又愚蠢。”

他抽出短剑,银光闪过阴戾的面庞。

管循情愿赴死的表情令他着实不爽。

沈净虞竭力留的命,他就这样轻慢。

崔陟抿唇,留一条命就行,刀剑无眼,添几道不致死的伤口。

“崔陟,你胆敢动他!”

熟悉的皮肉刺破声,一箭扎在了他的肩膀。

握剑的手不曾抖,他拔掉箭,看向沈净虞。

她拉满弓,依旧对准着他。

她射中他了。

她可以射中他。

他亲手教的,陪她练习,他们都知道。

“呵。”

崔陟自嘲,步步走向沈净虞:“阿虞,我不能放你走,我说过的。”他不可能,放开她。

“我只有这一个要求。”

*

崔蘅长到三岁的时候,对将军府西南角落里的那个院子的好奇心达到了顶峰。

他知道,他的母亲住在那里。

“风筝!我的风筝!”

崔蘅喊叫着,从小厮的腋下钻了出去,追着风筝一溜烟跑远了。

小厮收拾着东西,不小心踩到线绊了一跤,等他爬起来,崔蘅目的性明确地跑没影了。小厮忙不迭跟在后头,当看到前面是什么地方时,立马驻足,不敢再向前,喊道:“小少爷,那里不能去!”

可还是迟了一步,小家伙顺利地来到了院门前,敲响了门扉。

不远处的楼阁上。

“主君。”

项青看向秋院,鸣心听到敲门声正从堂屋里出来,他迟疑不定。

崔陟紧了紧拳,没有下达命令。

三年。已经三年了。

鸣心边走边道:“是谁啊?进来。”

她想着可能是将军又遣人来送东西,毕竟三天两天都要来个一次。

孰知,眼睁睁看见一个小不点推开门,颠颠地走来,鸣心睁大了眼,连路都不会走了。

她快速回头看了眼窗户,沈净虞在里面小憩,她压低声音:“小少爷,你怎么过来了。”

崔蘅不认识鸣心,他紧张地搓了搓衣角,镇静着小脸,环顾四周,而后小手指了指院里的柿子树。

“我的风筝。”

鸣心扭头,顺着手指望去,果见风筝挂在枝梢。

“等我拿个扫帚帮你拨下来。”

他心不在焉地点头,礼貌地说了句“麻烦了,谢谢。”

眼睛小心地瞥去卧房的窗户,是在里面吗?

看着鸣心去墙角拿扫帚,请求道:“我,有点口渴,能进去喝杯茶吗?”

鸣心抿唇想了下,放下扫帚:“小少爷在这里稍等,我去将水杯拿出来。”

她还没从墙角离开,屋里,沈净虞听到声响出来了。

崔蘅很是激动,他没有见过母亲,但是他知道,这就是他的母亲。

沈净虞轻轻皱眉:“谁让你进来的?”

一句话,打蔫了崔蘅,他耸拉脑袋,乖觉地站在阶下。

“对不起。”

眼睛像她,其余都是崔陟的影子,真的像是另一个崔陟。

“对不起。”

他又说了一遍,红着眼睛。

“对不起,阿娘。”

他偷偷加上了心心念念,在心里说过无数遍的称谓。

沈净虞因这句话微愣。

他忽然落泪,小小的可怜兮兮的一团。

他怕再惹她不高兴,胡乱抹泪,吸了吸鼻子:“阿娘对不起,我不是故意哭的。”

听完鸣心讲述,她更是不自在,不知道怎么相处,别扭道:“茶水有些凉,你要喝吗?”

崔蘅眼睛簇亮,连连点头,立即往里走,坐到了离门最远的那个凳子上。

“谢谢阿娘。”

看到崔蘅进去,他的心提到嗓子眼,煎熬等待的片息,小家伙没有被赶出来。

崔陟捏到发白的手终于松开,他重重松了口气,笑了声。

开心得冒泡泡,他的嘴巴都要兜不住牙齿了,怎么办,好开心。

他不舍得走,“我,平日能来找您吗?”

又小声气地问:“我能抱抱您吗?”

其实他想说您能抱抱我吗,但他不敢这样问。

他等了一会儿,失落地低垂了脑袋,正想说句什么,不让母亲为难。

然而,下一刻,他被抱进了香香软软的怀抱。

好好闻的味道,他张大眼睛,小心翼翼地嗅,太喜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