悔终(80)
红云渐褪,暮色四合。州衙内设了接风宴,灯火通明,宴席已摆开,厅堂中弥漫着菜肴与酒的香气。
衙前,两辆马车几乎同时停在了门前。
崔陟下了马车,看到对面马车里先下来了个年轻人,那人回身搀将着扶人下车。
他收回目光,抬腿往州衙内走,身后忽听一句:“大人可是崔刺史?”
崔陟踅身,不答则明,蔡长史拱手向前:“崔大人远道而来,有失远迎,鄙人邰州长史蔡锡,敬候大人多时,瞧我这儿腿脚不便,竟是来迟了。”
看清楚长相仪容,崔陟一眼也对上了人,他亲自将人扶起来,“蔡大人言重,早闻大名,今日得见,果真人如其名。”
蔡长史脸上慈笑,想起还有一人,招呼身后的崔显:“冶之,还不快来拜见崔刺史。”
蓝衫青年人已是愣怔,听到这句话,忙垂下头行礼:“小人叩见崔刺史。”
低头的一瞬间,他看到了崔陟蹙起的眉心。
“这是老朽的学生崔显,今日恰巧拜访我,便来送我过来。”
崔陟沉默无声,也不叫起,晾了一会儿,在蔡长史察觉氛围奇异前,他才道:“如此,不用多礼,起来吧。”
说罢,完全忽略了崔显,崔陟看向蔡长史,说道:“蔡老与我一齐进去?”
蔡长史看了崔显一眼,他前一时拒绝了他的引荐,只说送他过来,谁知天意所为,正巧遇见了崔陟。
他缓缓道:“冶之,那你就回去吧,明日回程平安。”
崔显瞬时复低下头,作揖应声,再次抬起头,两人已走远了。
他长长呼出一口气,想叫住崔陟身边跟着的随侍,但最终没有开口。
崔陟踏入厅堂时,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落在他身上。
步履沉稳,眉宇间透着几分身为武将,沙场杀敌特有的威严。
州衙内的各属官和僚佐早已列席等候,见他到来,纷
纷起身行礼。再定睛一瞧,蔡长史随行而来。
司马率先迎上前,拱手笑道:“崔大人远道而来,舟车劳顿,辛苦了。今日特设此宴,为大人接风洗尘,只是匆忙了些,还望大人莫要嫌弃宴席简陋。”
崔陟微微颔首,淡淡道:“诸位有心了,今日初见,同侪宴聚,不必多礼。本官初来乍到,深知地方事务繁杂,日后还需诸位多多指教。”
新来的刺史他们不熟悉,也不知是何风格,只听过鼎鼎大名和赫赫战功,以为不好相与,今日接风宴就惴惴不安,怕他不满意作难。
崔陟一番话下来,众人肩膀都落了落,司马代众人回:“我等属下定当竭力相助。”
接着,席下人声附和。
气氛松落了,席间有人开始问蔡长史:“蔡长史怎与崔大人一同进来?”
蔡长史落座,笑道:“老朽荣幸,在门前遇见了刺史大人,得以一路同行。”
谈话间又轻快放开几分,酒过三巡,席间气氛热络起来。
宴席将尽,崔陟起身为接风宴落下帷幕:“今日多谢诸位款待。”
众人连忙起身相送:“大人劳累,今日早些休息,若有需要,尽管吩咐。”
走出厅堂,夜风拂面,酒气随风消散在夜色中,崔陟抬头望向天际,只见一轮冷月高悬,清辉洒落。
踏出州衙,旁侧插进一句:“兄长。”
崔陟脚步未停,擦身而过,直向马车行去。
崔显快步跟上前,在崔陟上车前,连连道:“大人,可否容我说几句话?”
崔陟神色淡然,毫不理睬地上了马车。马车即刻开始行驶,崔显边快步走,边对着没有合严的车窗喊:“大人,爹和夫人都很想念你。”
没有人回应他,他慢下脚步,看着马车消失在视线中。
崔显垂头丧气地慢腾腾回到了客栈,同窗正在收拾行李,见他回来,问道:“冶之,我们明日是在楼下吃早膳,还是买几个包子带去路上吃?”
崔显心情低落,沉闷道:“对不住,武信,我明日有点事儿,不能和你一起回萁州了。”
青年闻言放下手中的书籍,围过去关切询问:“怎么突然有事?可需要我帮忙?”
“不用了,一点小事,就是要耽误点儿时间,真是对不住。”
“不算什么,那我们萁州再聚。”
崔显点头,心事重重,一脸凝重。
**
沈净虞和鸣心回到宅邸,派人去叫了大夫。因晕船,沈净虞头晕目眩,食欲不振,大夫开了方子,留下叮嘱。
晚膳清淡开胃,沈净虞简单吃罢,到院中慢步,看到了一侧的书房。
她想到什么,随口问:“书房有没有舆图?”
鸣心不知道,摇头答:“奴才不晓得,要不现在去找一找,或是我找人问一问?”
沈净虞想了会儿,“走吧,我们去看看。”
书房比霁雪院的要稍大,书桌上四宝齐全,她在书阁架前缓慢走过,整齐罗列的书籍错落有致,少顷,她的视线定住了。
虽未见舆图,但许多地理志,她把有关的书籍拿下来,信手一本翻了翻,没有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这时,崔陟拖着疲倦身,披月色归来,见书房亮了灯,径自走进来。
“看来身体好点了,这就有兴致看书了。”
却在看到满桌书籍时,收敛了将要扬出的笑。
一个眼神他就瞄到了翻开的书页上碍眼的字眼,崔陟立时懂了她的用意。
“陵州?”
崔陟冷嗤,讥嘲:“你以为管循大难不死,还会去陵州等你?”
第48章 嫂嫂
“他要是真的没死,又对你情深义重,何不去京中找你?所谓、从我手中救出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