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黑夜来自星辰(403)
这时,一个高大的人走到树下,一伸手取下了围巾,展开来,轻轻围在我脖子上。
我的心怦怦直跳,却慢慢地转过去望着他,泪水涌了出来。
第173章
1952年1月初的一天,阿尔伯特借了辆汽车,载着最后需要拉的一批东西向慕尼黑驶去。后备箱里有曼尼的自行车、我们的被褥毯子,后座两个孩子中间放着一台电烤箱,孩子们身边围着好几个毛绒玩具。孩子们脚下卧着一条狗,克雷。
当时曼尼不到11岁,海蒂刚过完7岁生日。两孩子一路欢快,快到海德堡时,每只玩具都在电烤箱里烤熟过至少两回,一狗两孩儿,汪汪哈哈笑声就没停过。但我的副驾驶位置坐着很难受,腿边围满了厨具,开起车开叮叮当当响到罢了,一只碗还颠破了,划了我的小腿肚。
“早就不该带这些餐具!”阿尔伯特气得把破碗丢到了车外的沟里。
“都是诺娜妈妈|的宝贝,”我笑,“她本想带两孩子坐火车先去慕尼黑,结果兄妹两一个都不愿意跟她走,一定要坐你开的汽车,把她气得不轻。你要是再把这些东西丢了,她不发疯才怪。”
再说这几年日子不富裕,家当是好不容易积攒的,我也不舍得扔,这才把车塞了个满满当当。
“为什么一定去慕尼黑嘛。”曼尼说,“我讨厌转学。”
曼尼在海德堡已经上到四年级,有了不少朋友了。
“因为爸爸妈妈在慕尼黑都有了新的工作。”阿尔伯特说。
阿尔伯特回来后,申请到了在海德堡大学的读历史系博士的机会,同时也在帮助美军配合历史调查。后者也是他被释放回国的原因之一。到51年底,前总参谋长哈尔德找到他,希望他到慕尼黑在一所军校担任老师。
我前几年一直在做寻亲类的占星,随着战争结束日久,寻亲的人少了,我也不希望一直做占星,想重拾心理咨询和催眠业务。可是在海德堡住户之间,我做占星的名气流传开了,再做心理咨询反而不顺。大家找我仍是占星。
恰好这时有人通过沙医生的儿子找到我,说他的老板是美国一家公司的总裁,以前找过我做咨询,想给我投资在慕尼黑开心理治疗室。阿尔伯特还问我,这件事是否可靠,我想不起这位总裁是谁,也不确定。不过另一件事到是让我下了决心,我的一份书稿交到慕尼黑的几家出版社,有一家愿意留下看一看,也许有可能出版。
这是关于阿尔伯特父亲的一些教导,夹杂着对前世西贝丽生活的回忆,原本是讲给阿尔伯特听的,他认为可以写成书稿。写成后几经修改,但海德堡出版业虽然发达,却没有出版社愿意接收,说我写的小说不是小说,哲学不是哲学,读者不一定喜欢。阿尔伯特多次奔波无果,我一直劝他也许“机缘未到”。
后来他到慕尼黑见哈尔德,把我的稿子给了那边几家出版社,没想到很快有消息了。
“也许你的机缘在那里。”他开玩笑道。
汽车颠簸了一下,曼尼无精打采地摸着狗。
“不要担心朋友,”我对曼尼说,“丽塔和弗里德里希家里有三个孩子,你们以前就见过,以后做了邻居,你们天天可以一起玩。”
曼尼哼一声:“三个小屁孩。老大才跟海蒂一样大,最小的才两岁!天天就知道喝|奶。”说着抱起一只玩具熊,在怀里装模作样地哄起来。
弗里德里希46年离开了战俘营,在西德的飞行学校继续当教练。丽塔最初参加了红十字会,帮助呼吁解决美国战俘营虐待德国战俘的事,后来在当地医院工作。
“可是我舍不得家里的燕子,”海蒂说,“那燕子经常陪我聊天,尤其是下雨的时候。”
“好啦别说这些啦,它怎么从来不陪我聊。”曼尼打断她。
海蒂遗传了某些我的特殊能力,有时会听到动物说话。但她比较小,我没有特意引导她发展这方面能力,只是告诉她可以写在日记里。
“新家也会有燕子的,”阿尔伯特说,“希尔德家有一只猫,她说以后生了小猫可以送我们一只。”
“哇!”海蒂高兴了,“希尔德阿姨要结婚了,她也会很快有小宝宝吗?”
从索芙特夫人出来以后,孤儿学校重新办了起来,希尔德带着几个孩子一起到了慕尼黑。毛奇于51年底回到了德国。
“简直比当战俘还要回来得晚!”希尔德在电话里跟我们说,声音带着哽咽。
“他到底怎么搞的,难道变心了吗?”我故意道。
“不是,怎么可能!”希尔德忙跟我解释,“他的政见不同,是被反对力量限制入境了。”
毛奇主张欧洲组成联盟,要拥有自己的货币,还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可是美国人不喜欢他的政见,一直阻碍他入境。后来有法国领导人从中斡旋,他才成功回来。他一回来就和一批人共同组建了新政党,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非常忙碌。不过总算可以结婚了。
“只是,兰肯还得给我当伴娘。”希尔德叹道。
兰肯一直没结婚,也没有找男友。
我们离开柏林那天,兰肯父亲刚好去世。她母亲非要把父亲葬在柏林,埋葬回来后只得留了下来。后来苏|联人进|入柏林,她虽然尽力躲藏,还是受到了侵犯。
我和希尔德知道这件事比较敏感,后来都没有细问。只是知道冯·克尔滕在45年3月时原本和她订了婚,后来45年中二人见过一面,订婚被取消了。据说是克尔滕要退婚。
46年她到慕尼黑,给希尔德的学校帮忙。到47年时,她舅舅叫她回工厂去,因为家里的年轻男人有的阵亡,有的在战俘营下落不明,没有人手。幸运的是,工厂因曾帮过圣马乔丽的犯人,战后得到了几笔大投资,兰肯也慢慢展现出了商业才干,竟然经营得不错。到50年时,她已经是小有名气的女企业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