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纸荒年(14)+番外

作者: 杳数 阅读记录

“许言秋,帮我调一下床的高度。”

“许言秋,我想吃苹果。”

“许言秋,陪我看会儿电视吧”

第四天晚上,姜渺渺睡着了,许言秋轻手轻脚地去走廊接电话。

是导师打来质问为何缺席研讨会。

“对不起,教授。朋友生病了,需要人照顾。”

“什么朋友这么重要?”导师不满地说,“你知道这次机会多难得吗?”

许言秋透过玻璃窗看向病床上的姜渺渺:“非常重要的人。”

挂掉电话,许言秋发现自己用了和姜渺渺当年一样的说法——“非常重要的人。”

原来这么多年过去,他依然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来定义她在我生命中的位置。

第七天出院时,医生再三叮嘱姜渺渺要规律饮食,不许熬夜。

许言秋像个老妈子一样把这些话记在手机备忘录里,还设置了每顿饭的提醒。

“许言秋,”姜渺渺在出租车上突然说,“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

阳光透过车窗洒在她脸上,勾勒出她侧脸柔和的轮廓。

这个问题她小时候也问过,我的回答一直是“因为你是我最好的朋友。”

但今天,看着她清澈的眼睛,他突然有种冲动想说真话。

“因为”许言秋深吸一口气,“你值得所有的好。”

姜渺渺笑了,伸手揉了揉我的头发:“你也是。”

那一刻,许言秋既庆幸又遗憾。

庆幸自己没有破坏这份珍贵的友谊,遗憾她永远看不到他眼中的爱意。

姜渺渺康复后更加拼命工作,终于在十二月初获得了外派纽约的机会。

消息传来那天,她兴奋地冲到我的公寓,手里挥舞着公司的正式通知。

“明年三月就走!”她转了个圈,“正好谢呈若放春假,我们可以一起去佛罗里达!”

许言秋强颜欢笑:“恭喜。”

转身去厨房给她倒水,趁机平复表情。

“你会来送我吗?”姜渺渺跟进来,眼睛亮晶晶的。

“当然。”许言秋把水杯递给她,努力让声音不发抖,“还要帮你打包行李呢。”

姜渺渺离开前的最后一周,许言秋几乎每天都去她家帮忙整理。

她像个即将春游的小学生,对纽约的生活充满期待。

“听说中央公园的春天美极了!”

“谢呈若说纽约的披萨是世界上最好吃的!”

“我要去看百老汇,还要去大都会博物馆”

许言秋一边听她絮叨,一边仔细折叠她的衣服,把易皱的裙子单独放在防尘袋里。

在整理书架时,许言秋发现了一沓明信片——全是谢呈若从美国寄来的,每一张背面都写满了思念。

“他很想你。”许言秋轻声说,将明信片放回原处。

姜渺渺突然安静下来:“许言秋,你会想我吗?”

许言秋背对着她,假装专心整理书籍:“废话。”

“那你要常给我发消息,”姜渺渺走过来戳我的后背,“不许因为时差就偷懒!”

“好。”我转过身,递给她一个小盒子,“给你的离别礼物。”

姜渺渺迫不及待地拆开,里面是一对星星形状的耳钉,和我送她的十八岁生日礼物一模一样。

“原来的那对你不是弄丢了一只吗?”许言秋解释道,“我找了好久才找到同款。”

姜渺渺的眼睛湿润了:“你还记得”她戴上耳钉,在镜子前转来转去,“好看吗?”

“好看。”许言秋轻声说。

星星在她耳垂上闪烁,就像多年前她塞给我的那颗星星发卡,永远是我生命中最亮的光。

临走前一晚,姜渺渺来我的公寓做最后道别。

我做了她最爱吃的红烧肉,但她因为紧张兴奋几乎没动筷子。

“我写给你的注意事项都记好了吗?”许言秋一边收拾碗筷一边问,“紧急联系人、常用药、大使馆电话”

“都存手机里啦!”她晃了晃手机,“许妈妈。”

许言秋无奈地笑笑。

夜深时,姜渺渺困得在我沙发上睡着了。

他轻手轻脚地拿来毯子给她盖上,蹲在沙发边静静看她熟睡的样子。

这一别至少两年,我要把她的每一个细节都刻进记忆里——她微微翘起的鼻尖,睫毛投下的阴影,还有呼吸时轻轻颤动的嘴唇。

许言秋从抽屉里取出一封信,是这几天熬夜写的。

里面没有露骨的告白,只有这些年我想对她说却从未说出口的话。

他小心地将信塞进她随身背包的夹层,希望她能发现,又希望她永远不要发现。

第二天,首都机场人流如织。

姜渺渺的父母千叮咛万嘱咐,最后红着眼眶去办理托运手续,留给我们单独告别的空间。

“到了报个平安。”许言秋递给她一个小袋子,“飞机上用的,眼罩耳塞什么的。”

姜渺渺接过袋子,突然扑上来紧紧抱住我:“许言秋,我会想你的。”

许言秋回抱她,呼吸着她发间的香气,想把这一刻无限延长。

广播响起登机提醒,她松开手,眼圈红红的。

“要幸福。”许言秋揉乱她的头发,就像小时候常做的那样,“如果谢呈若敢欺负你,我飞过去揍他。”

姜渺渺破涕为笑:“他才不敢呢!”

目送她走向安检口,许言秋的喉咙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

有那么一瞬间,他想冲上去拉住她,说“别走”,或者“带我一起走。”

但最终他只是站在原地,看着她一次次回头挥手,直到消失在人群中。

回到空荡荡的公寓,许言秋坐在沙发上发呆。

上一篇: 好一朵菟丝花 下一篇: 焰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