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文野同人)太阳和他的反光(10)

作者: 柳暗花明又一刀 阅读记录

安静下来的城镇变成真空。再不能传出那些痛苦的、撕心裂肺的哭喊和嚎叫。

挚友——我的挚友们,都还在那里面。那么多人正在死去。可是,他说,上面命令我们保留大部队兵力,放弃伊尔克。

没有人告诉太宰治那一刻他该如何抉择。一面是军人的天职,一面是桌上竹筐里放着的小队队员身上最值钱的东西——然而也不过只是些或泛黄或焦黑的照片、一些狗尾巴草编织成的早已烂得不成样子的指环,和一些扔在路边都没人会捡的脏兮兮的纸币。

我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回答。

太宰治的指节很慢地在桌面上敲着:我毫无保留地把情况挑明了,然后询问队伍里的每一个人,是否要回头去支援。如果回头,我们肩上担负的就不仅是自己的生命,更有那小队里的十几个战友的生命,和整个小镇几千子民的生命。胜算渺茫。但我依然觉得,无论我们做出怎样的选择,都无法被评判孰对孰错。选择保留兵力,或许在下一场战役就能起到决定性作用,但也可能就此成为一个败退的借口,再也守不住当初入伍时发过的誓;如果选择回头支援,或许可以在敌人措手不及之时破开他们的兵线,就此夺回伊尔克,但也可能导致整个大部队全军覆没,一无所有。

要在短短几分钟内于这样的两条路之间作出抉择,是非常非常艰难的事情。但是出奇的,几乎所有人都沉默地选择了后者——回头支援。夜色过浓,太宰治看不清每一个人脸上的神色,也看不见前方道路如何。未来是怎样,没人说得准;也没有任何一个留有血性的军人会在这种看不见未来的情况下甘愿选择屈辱地保留兵力。他们宁愿浴血战死。

那天晚上,太宰治带着这队残兵,身披着夜色,悄然地回了头。

这是我第一次公然违抗军令。他说。

讲到这里的时候,太宰治停顿了一下。窗外又一次传来了哨声,现在离休息时间结束,已只有十五分钟了。

这支怀着崇高理想的队伍遇到了四个结果中最坏的那个——近乎全军覆没。太宰治的左臂,也是在那个时候落下了难以治愈的旧伤。但是没有人辱没了自己身上的责任和心里那一团火。织田作之助和他的队员们为保护镇上的子民战斗到了最后一刻,而太宰治的队伍则竭尽所能地掩护了所有尚有行动能力的百姓从地道离开。战役以敌军加派了近一个连的援兵为结束,纵使情感上他无比渴望与战友们一起裹尸此处的沙场,理智上他却也告诉自己,已经够了,不能再做无谓的牺牲了。

两千五百多人的队伍,最后只剩下了三十多个人。他深吸了一口气,说。

上级指挥部得知这个消息时几乎是雷霆震怒。按照军法:违抗了军令,又造成了如此惨烈的后果,作为本次临时指挥官的太宰治应该直接被枪决。但他不曾辩解——他知道自己的行为在他们看来不过是自我感动,只说,服从一切处罚。森指挥官拼了二十年的人情保住了他,最终为他争取来了进入特训营接受训练的机会。

说是训练,其实更算是受刑。太宰治苦笑一声,说。

我还想追问什么的时候,休息结束的哨声响了起来。

太宰治轻轻闭了一下眼。接着他站起身来,笑着说,要是还有机会的话,就下一次再说吧。我其实真的很想知道他所说的“受刑”究竟指了些什么,想知道他之前告诉我的没能再和家人联系,究竟是不是因为这件事。然而我们都知道大概再也没有下次了。

再见,我说。

嗯。太宰治笑着应了。

然后他率先离开。我跟在他的后面,注视着他沿着小路走向了他的宿舍方向,那个挺拔而瘦削的军绿色的背影也就这样慢慢消失在了一片雪色之中。我在心中轻轻叹了口气,却也没有时间再思虑过多,正了一下肩上的枪带之后,便转身走向了我的队伍。

我面朝着太阳。因此看见了太阳和它的反光。

第四章

如太宰治所说,三天后,我们接到了上面下发的任务。潜入已经沦为敌方军事基地的伊尔克,收集有关密报上那场战争的情报。

二十一天,时间足够充裕,可是也极为紧张。敌军部队的凶残已经让他们无视了一切的交涉与惨剧,而他们森严的戒备与对俘虏的狠辣手段更使得这次潜入几乎是一趟必死之行。为了避免体积太大而暴露,整个派遣小队一共只有七个人。自愿报名。我把我的名字写上去的时候国木田独步站在我的身后,我什么也没说,沉默地将笔交给他。他于是在我的名字下面也写了自己的名字。有人不会写字,便将名字说给他听,由他一笔一划地写下来。

是这个吉吗?嗯……好的,已经写好了。

没写错吧?没有就好。

七个人的名字就这样留在了那张纸上,被折叠,交了上去。

太宰治被叫去参加参谋会议,便不在名单之中。这让我感到了一种庆幸。可这种庆幸仅仅持续到了第二天——下达最后的准备指令时,上面竟有一个名字,被“太宰治”三个字替换掉了。我从未质疑过他的能力,唯一感到忧虑的就是他尚未完全恢复的伤。为了劝说他留在后方休息,我特意去寻了他,没想到竟意外撞见了森指挥官。

森指挥官神情里满是忧虑,背着手,踱来又踱去。这位已经在战场上历经过数个轮回的将军鬓角生出些许白发,眼窝很深,被压在帽檐的阴影之下,仿佛他的脸庞被山脊刻过。而太宰治只是稳稳地坐在那里。他说,我没事。他说,我必须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