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太子爷他后悔晚了(178)

作者:七里马 阅读记录

穆青杨静静看着地上长岚那迅速失去温度的尸体,声音轻而平静:“好。我等着。”

第85章

唯有真心难觅(26)

破庙的喧嚣渐渐平息,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以及一种令人窒息的死寂。

护卫们将长岚郡主的尸体用破布草草裹起,拖到庙后焚烧后掩埋处理。

穆青杨独自转动轮椅,缓缓驶出这座充满死亡气息的破庙。

夕阳最后的余晖,如同泼洒的熔金,正沉沉地坠向远山的怀抱,将天际染成一片悲壮而苍凉的橘红。

他停在庙外不远处的山坡边,目光投向那轮巨大的、正在沉沦的落日。

大仇得报。

长岚死了,死在他亲手送出的利刃之下。国公府的血债,今日算是讨回了一部分。

胸腔里本该翻涌的复仇快意,却如同被这夕阳的余烬点燃的灰烬,灼热之后,只留下无边无际的空虚和冰凉。

这一切,并非他一人的孤勇。

今日每一步,都精准地踩在太子精心铺设的棋局之上。

圣上,那位高高在上的帝王,绝非一时兴起才想起他这个“已死”的国公府世子。

在圣上信任长公主的时候,想要扳倒权她?无异于以卵击石。

所以,他们选择了蛰伏。

等到圣上对那妖道“长生之术”的幻梦破灭,疑窦丛生;

等到了长公主借势十皇子母族,在朝中势力急剧膨胀,锋芒毕露,甚至隐隐有把控朝政、威胁皇权之势;

等到了太子容修,这位被外界视为在长公主锋芒下步步退让的储君,恰到好处地展现了他的“隐忍”与“弱势”。

太子殿下的高明之处,在于他的耐心。

他审时度势,不急不躁,甚至主动示弱,让长公主的权势膨胀到一个令皇帝都感到不安的地步。

对于皇帝而言,一个权柄过重、尾大不掉的长公主,扶持着年幼的十二皇子,其用心昭然若揭。

她今日能扶持十二皇子,他日未必不能效仿吕武,专权擅政,甚至另立傀儡,将自己或

女儿、女婿、外孙推上那至高之位!

可笑的是,长公主因女子身份得到信任,此刻又成了她最大的掣肘。

帝心似海,太子殿下是圣上亲儿子,当之无愧的继承者,而如若长公主专权,日后江山说不定落到外姓人身上。

当道士的“神药”失效,圣上的疑心如同野草般疯长时,容修的棋局才真正开始收网。

他安排宫人“无意”间提起国公府的旧事,勾起皇帝对长公主“功高震主”的忌惮;

他让残废的、带着一身血债和冤屈的穆青杨,恰到好处地出现在皇帝面前。

于是,圣上也是“心念一动”。

他需要一把刀,一把能名正言顺砍向长公主、又能彰显自己“明察秋毫”的刀。

穆青杨和国公府的旧案,就成了这把最合适的刀。

就像当初长公主利用刘景仁构陷国公府一样,一切所谓的“证据”和“翻案”,都不过是帝王心术下的一个借口,一个契合了皇帝此刻想要敲打、削弱甚至清除长公主势力的绝佳契机。

所以,穆青杨才觉得无比的空虚,乃至……无趣。

他是棋子。

一颗被太子利用,也被皇帝利用的棋子。

过往支撑着他从地狱爬回来、忍辱偷生的信念,是光复国公府的荣耀,是为亲人洗刷冤屈。

可如今,他清晰地看到,就算国公府得以昭雪,门楣重光,那也不过是皇帝为了打击政敌而“恩赐”的结果。

是皇帝“需要”它光复。

一旦皇帝认为需要牺牲,国公府,乃至他穆青杨,随时可以再次成为棋盘上被丢弃的弃子,一如当年。

而那位看似与他同仇敌忾、运筹帷幄的太子殿下……穆青杨望着沉入地平线最后一抹光亮的夕阳。

容修,他与龙椅上的那位,骨子里流淌着同样的血液,拥有着同样的冷酷和算计。为了那个位置,亲情、道义、忠诚,皆可抛却,皆可利用。

书上那些冠冕堂皇的“清正严明”、“爱民如子”、“江山社稷为重”,在赤裸裸的权力倾轧面前,显得如此苍白可笑。

一切都关乎权势。

谁都想要权势,为了权势,可以牺牲一切。

这认知带来的寒意,比破庙中的烈火更灼人,比长岚的鲜血更冰冷。一种巨大的、吞噬一切的虚无感,攫住了他。

“世子,都处理好了。”护卫首领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穆青杨没有回头,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最后看了一眼那彻底消失的夕阳,仿佛将心中最后一点名为“热血”的东西也一同埋葬。

他转动轮椅:“回清心居。”

车轮碾过城郊的土路,驶入熟悉的街巷,最后停在清心居那扇不起眼的木门前。推开院门,一股截然不同的、鲜活而宁静的气息扑面而来。

上一篇: 求夫人疼我 下一篇: 杏花微雨与时归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