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太子爷他后悔晚了(179)

作者:七里马 阅读记录

夕阳的余晖尚未完全散尽,给小小的院落镀上了一层温柔的暖金色。

许明月正蹲在院子一角,她精心开垦的那片小小菜圃旁。

来时初春,经过一年多,已被她打理得井井有条,开花结果,今日生机盎然,正是秋收。

几垄翠绿的青菜,几株挂着红彤彤果实的番茄,还有攀援在篱笆上的藤蔓——那是她种的葫芦和丝瓜。

此刻,她正小心翼翼地摘下一个已经长得不小的青皮葫芦。

听到轮椅声,许明月抬起头,脸上瞬间绽开笑容。

“你回来啦!”她站起身,举着那个沉甸甸的青葫芦,像献宝一样快步走到穆青杨面前,“你看!我种的葫芦,长出这么大一个了!比昨天又大了一圈!”

穆青杨的目光从她明媚的笑脸,落到她手中那青翠欲滴的葫芦上。他伸出手,接过那个葫芦。

入手沉甸甸的,表皮光滑微凉,却又透着一种厚实的、充满希望的韧劲。

他细细摩挲着,感受着那不同于任何把玩过的、经过打磨抛光后的葫芦制品的粗糙触感。

原来这才是它最原始、最本真的模样,青涩、饱满,充满了无限可能,一点也没有后来那些或古朴或精巧的“葫芦”的影子。

“长得很好。”这种自然真实之物的触感,奇异地安抚着他内心的躁郁。

“听说削掉外面这层青皮,晾晒干透,就能做成那种装酒、舀水的葫芦了。我打算做几个,以后说不定能用上。”

穆青杨还未来得及回应。

忽然间听“咔嚓”一声轻响,大概是那个新摘下的葫芦太重,又或许是竹竿本就不够结实,一根竹竿不堪重负,突然从中间折断,带着缠绕的藤蔓和几个小葫芦,歪歪扭扭地倒了下来!

许明月惊呼一声,连忙跑过去,蹲下身,有些手忙脚乱地拨开缠绕的藤蔓,试图扶起那倒下的竹竿。

穆青杨见状,双手撑住轮椅扶手,用尽腰腹和手臂的力量,有些艰难地撑起身体,挪动僵硬的腿脚,一步一步地挪到她身边。

他俯下身,用自己还能发力的手臂,帮着许明月一起,将那沉重的藤蔓和折断的竹竿撑起来。

“拿绳子来,绑结实点。”

“好。”许明月立刻找来结实的麻绳。两人配合着,一个用力支撑,一个快速缠绕捆绑,很快将篱笆重新固定好。

穆青杨这才松了口气,重新坐回轮椅,额上已是一层薄汗。

倒是许久没动了。

不过以前他喜欢折腾稀奇古怪的玩意儿。

此刻,他拿起那个惹祸的大青葫芦,重新端详,又看了看旁边几个大小不一的葫芦,“去拿把小刀来,”他对许明月说,“趁着现在天还没黑透,我来削皮。最近日头好,正好晒干,做几个葫芦试试。”

不一会儿,许明月便拿着一把锋利的小刀出来,递给穆青杨,叮嘱:“当心手。”

穆青杨点点头,接过刀,神情专注地开始对付葫芦那层坚韧的青皮。

许明月站在他身边,看着他修长却带着薄茧的手指稳稳握住刀柄,小心翼翼地沿着葫芦的弧度削下去,露出里面浅黄色的瓤。

许明月没有打扰他。她只是静静地看着,看着他如此耐心而细致地对付着一个普通的葫芦。那专注的侧脸,在朦胧的光线下,少了几分平日的冷硬,多了几分难得的柔和。

时间在削皮的沙沙声中悄然流逝。

穆青杨的脚边,已经堆了七八个削失败的葫芦——有的皮削得太厚,坑坑洼洼;有的削破了内瓤,汁水流了一地;

有的形状歪了,看着别扭。但他似乎并不气馁,依旧全神贯注于手中的这一个。

许明月看着,心里觉得有趣又温暖。

她没有催促,只是默默转身,开始准备晚饭。

等到许明月将简单的饭菜摆上院中的小石桌时,天已经差不多黑了。

一弯新月悬在天际,旁边点缀着几颗疏朗的星子。

初夏的夜晚,晚风带着丝丝凉意。

许明月在石桌旁点燃了一小盘驱蚊的艾草,淡淡的草药香弥漫开来,将恼人的蚊虫隔绝在外。

她走到穆青杨身边,发现他还在削最后一点皮。

桌面上那些“失败品”被他推到一边,而他手中那个葫芦,青皮已被完全削去,露出均匀光洁的浅黄色内瓤,在朦胧的月色下,竟也泛着温润的光泽。

他神情无比专注,仿佛在进行一项神圣的仪式,直至落下最后一划。

“成功了!”许明月欢呼。

穆青杨停下刀,长长舒了一口气,一直紧绷的嘴角终于扬起一个真心的、带着成就感的笑容。

他看着手中这个光滑圆润的“裸”葫芦,又看看许明月惊喜的笑脸,心头那沉甸甸的烦闷、权谋的冰冷、杀戮的血腥,在这一刻,竟真的被这小小的成功和眼前人纯粹的笑容一扫而空。

上一篇: 求夫人疼我 下一篇: 杏花微雨与时归

同类小说推荐: